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论文

观赏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3 论文框架第20页
    1.4 小结第20-22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概述第22-30页
    2.1 观赏草的概念及分类第22-26页
        2.1.1 观赏草的概念第22页
        2.1.2 观赏草的特性第22-23页
        2.1.3 观赏草的分类第23-26页
    2.2 观赏草的研究价值第26-27页
        2.2.1 观赏草的美学价值第26-27页
        2.2.2 观赏草的生态价值第27页
        2.2.3 观赏草的经济价值第27页
    2.3 观赏草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7-29页
        2.3.1 景观美学基础第27-28页
        2.3.2 景观生态学基础第28页
        2.3.3 景观设计学基础第28页
        2.3.4 植物分类学基础第28-29页
        2.3.5 植物资源学基础第29页
    2.4 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国内外案例研究第30-37页
    3.1 国外案例研究第30-33页
        3.1.1 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第30-31页
        3.1.2 纽约高线公园第31-33页
    3.2 国内案例研究第33-36页
        3.2.1 南京中山植物园禾草园第33-34页
        3.2.2 上海辰山植物园观赏草园第34-35页
        3.2.3 成都麓湖红石公园第35-36页
    3.3 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观赏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第37-48页
    4.1 观赏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第37-43页
        4.1.1 科学性原则第37-40页
        4.1.2 艺术性原则第40-42页
        4.1.3 文化性原则第42-43页
    4.2 观赏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形式第43-46页
        4.2.1 景观欣赏焦点种植第43页
        4.2.2 群植丛植第43-44页
        4.2.3 花境种植第44页
        4.2.4 地被种植第44页
        4.2.5 滨水种植第44-45页
        4.2.6 过渡和分隔空间第45页
        4.2.7 与其他植物搭配种植第45页
        4.2.8 组建专类观赏草园第45-46页
        4.2.9 其他应用形式第46页
    4.3 观赏草在园林景观设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第46-47页
    4.4 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西安市主要观赏草综合评价及实践第48-78页
    5.1 西安市自然气候概况及植物资源概况第48页
    5.2 西安市观赏草主要应用种类第48-57页
        5.2.1 调查时间与地点第48-51页
        5.2.2 调查结果第51-57页
    5.3 西安市观赏草应用分析第57-60页
        5.3.1 应用方式第57-58页
        5.3.2 应用频度第58-59页
        5.3.3 应用情况分析第59-60页
    5.4 西安市主要观赏草综合评价分析第60-66页
        5.4.1 评价方法第60-61页
        5.4.2 评价标准第61页
        5.4.3 数据分析第61-65页
        5.4.4 结果与分析第65-66页
    5.5 观赏草在西安市景观设计中实践第66-76页
        5.5.1 观赏草在居住区空间中的应用第67-71页
        5.5.2 观赏草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第71-76页
    5.6 小结第76-7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6.1 结论第78-79页
    6.2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客观执行不能案件相关问题探讨
下一篇:从诉的概念分析到反诉的基本模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