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宗派论文

文都寺大祈愿法会研究

摘要第1-5页
藏语摘要第5-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14页
 第一节 选题意义第12页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文都寺的历史与现状第14-26页
 第一节 历史沿革第14-18页
  一、寻根溯源:元代以前第14页
  二、"噶希巴"考第14-16页
  三、未经证实的口碑:"官康"前身及其在"藏撒"民族关系中的角色第16-18页
  四、崎岖发展路:从青海萨迦首寺到格鲁首寺第18页
 第二节 建筑及文物第18-22页
  一、主要的建筑及文物第18-21页
   (一)、大经堂第18-19页
   (二)、三世佛堂第19页
   (三)、活佛多吉嘉措灵塔殿第19页
   (四)、文殊殿第19页
   (五)、观音殿第19-20页
   (六)、格仓拉康第20页
   (七)、大弥勒殿第20页
   (八)、护法殿第20页
   (九)、金塔殿第20页
   (十)、班禅大师寝宫第20-21页
   (十一)、十世班禅灵塔第21页
  二、余论第21-22页
 第三节 活佛转世系统第22-26页
  一、叶什江活佛第23页
  二、堪布仓第23-24页
  三、噶德和仓第24页
  四、赛卡仓第24页
  五、曲玛仓第24页
  六、格西仓第24页
  七、拉依仓第24页
  八、华旦仓第24-25页
  九、楼热仓第25页
  十、加那华仓第25-26页
第三章 文都寺大祈愿法会的由来第26-31页
 第一节 印度大祈愿法会为滥觞第26-27页
 第二节 大祈愿法会传入西藏第27-31页
  一、传入时间分析第27页
  二、拉萨大祈愿法会第27-31页
第四章 文都寺大祈愿法第31-47页
 第一节 纵向的法会流程第31-36页
 第二节 横向的重点仪式第36-47页
  一、文都寺的米拉日巴劝化舞第36-39页
   (一)、源流第37页
   (二)、内容梗概第37-38页
   (三)、表演程式第38-39页
   (四)、现代意义第39页
  二、转香巴及民众朝拜活动第39-42页
   (一)、"转香巴"仪式第39-41页
   (二)、朝拜所依佛活动第41-42页
  三、展佛第42页
  四、文都寺羌姆第42-47页
   (一)、概念定位第42-43页
   (二)、源流第43-44页
   (三)、表演程式第44-46页
   (四)、几点结语第46-47页
第五章 文都寺大祈愿法会的社会功能分析第47-51页
 第一节 理论回顾第47页
 第二节 大祈愿法会:宗教仪式集合体第47-48页
 第三节 仪式视野中的分类、重组第48-51页
  一、强化仪式功能分析第49-50页
  二、纪念仪式功能分析第50-51页
   (一)、激发"集体记忆",巩固信念的作用第50页
   (二)、起到情感慰藉、心理调适之作用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4-56页
后记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甘南藏族措哇的传承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以夏河县藏族措哇为个案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席力图召历史及其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