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论甘南藏族措哇的传承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以夏河县藏族措哇为个案研究

内容摘要第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第一节、研究范围第12页
 第二节、选题意义第12-13页
 第三节、研究现状第13-14页
 第四节、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五节、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7页
第二章 历史沿革和措哇分布第17-30页
 第一节、历史沿革第17-25页
  一、吐蕃王朝之前第17页
  二、吐蕃王朝时期第17-18页
  三、分裂割据时期第18-19页
  四、蒙古统治时期第19-20页
  五、拉卜楞寺的建立第20-22页
  六、藏民反抗马家军的斗争第22-25页
  七、民国时期第25页
 第二节、措哇分布第25-30页
第三章 措哇组织第30-43页
 第一节、措哇组织的层次和名称第30-35页
  一、结构层次第30-33页
  二、措哇名称的命名第33-35页
 第二节、措哇的结构第35-38页
  一、甘加司柔措哇第35-36页
  二、拉卜楞塔哇措哇第36-37页
  三、南木拉秀玛措哇第37-38页
 第三节、措哇议事会第38-43页
  一、匈康议事会第38-39页
  二、格尔岗吾议事会第39-41页
  三、其他形式的会议第41-43页
第四章 生产生活中的措哇制度第43-57页
 第一节、农牧业生产和管理第43-47页
  一、草场和牧畜第43-46页
  二、畜牧生产第46-47页
 第二节、作为副业的农业生产第47-50页
 第三节、新兴的商业经济——拉卜楞"丛拉"第50-56页
 第四节、生产管理和规范第56-57页
第五章 措哇制度对当代藏族社会的影响第57-70页
 第一节、措哇变迁对传统节日的影响第57-59页
  一、民俗节日第57-58页
  二、宗教节日第58-59页
 第二节、措哇制度变迁对生产管理的影响第59-63页
  一、农业生产管理第60-61页
  二、牧业生产管理第61-63页
 第三节、措哇制度变迁对行为规范的影响第63-70页
  一、道德规范第63-66页
  二、纠纷矛盾第66-70页
结语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附录第74-82页
 附录一:相关图片第74-80页
 附录二:夏河县土地构成情况表第80-81页
 附录三:夏河甘加与青海同仁循化毗邻乡镇签订综治协议第8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2-84页
致谢第84-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及基金管理研究--以包头市为例
下一篇:文都寺大祈愿法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