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磷酰氧结构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2-36页 |
1.1引言 | 第12页 |
1.2部分代表性杀菌剂的研究及进展 | 第12-16页 |
1.2.1杀菌剂简介及分类 | 第12-13页 |
1.2.2有机硫杀菌剂 | 第13页 |
1.2.3三唑类杀菌剂 | 第13-14页 |
1.2.4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 第14-15页 |
1.2.5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 | 第15-16页 |
1.3磷酰氧类化合物 | 第16-24页 |
1.3.1磷酰氧类化合物介绍 | 第16-17页 |
1.3.2含磷酰氧结构杀菌剂 | 第17-19页 |
1.3.3磷酰氧类化合物合成方法 | 第19-24页 |
1.4有机电化学合成研究进展 | 第24-35页 |
1.4.1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电化学合成 | 第25-28页 |
1.4.2无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电化学合成 | 第28-32页 |
1.4.3磷酰氧类化合物的有机电化学合成 | 第32-35页 |
1.5课题意义及内容 | 第35-36页 |
1.5.1课题研究意义 | 第35页 |
1.5.2课题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第二章电催化合成含磷酰氧结构的磷酰胺和磷酸酯 | 第36-62页 |
2.1引言 | 第36-38页 |
2.2实验部分 | 第38-42页 |
2.2.1实验试剂 | 第38-40页 |
2.2.2实验仪器 | 第40页 |
2.2.3实验操作步骤 | 第40-42页 |
2.3结果与讨论 | 第42-61页 |
2.3.1条件优化 | 第42-43页 |
2.3.2底物拓展 | 第43-46页 |
2.3.3克级反应 | 第46-47页 |
2.3.4机理研究 | 第47-50页 |
2.3.5结构表征 | 第50-61页 |
2.4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三章电催化合成P-Se/Te磷酰氧类化合物 | 第62-77页 |
3.1引言 | 第62-63页 |
3.2实验部分 | 第63-66页 |
3.2.1实验试剂 | 第63-65页 |
3.2.2实验仪器 | 第65页 |
3.2.3实验操作步骤 | 第65-66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66-75页 |
3.3.1条件优化 | 第66-67页 |
3.3.2底物拓展 | 第67-68页 |
3.3.3机理研究 | 第68-70页 |
3.3.4结构表征 | 第70-75页 |
3.4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四章电催化合成含P-S磷酰氧类化合物 | 第77-94页 |
4.1引言 | 第77-78页 |
4.2实验部分 | 第78-81页 |
4.2.1实验试剂 | 第78-80页 |
4.2.2实验仪器 | 第80页 |
4.2.3实验操作步骤 | 第80-81页 |
4.3结果与讨论 | 第81-93页 |
4.3.1条件优化 | 第81-83页 |
4.3.2底物拓展 | 第83-85页 |
4.3.3克级反应 | 第85页 |
4.3.4机理研究 | 第85-87页 |
4.3.5结构表征 | 第87-93页 |
4.4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五章磷酰氧类化合物抗真菌活性研究 | 第94-108页 |
5.1引言 | 第94-95页 |
5.2实验部分 | 第95-99页 |
5.2.1实验试剂 | 第95页 |
5.2.2实验仪器 | 第95-96页 |
5.2.3实验化合物 | 第96-98页 |
5.2.4实验操作步骤 | 第98-99页 |
5.3结果与讨论 | 第99-107页 |
5.3.1磷酰氧类化合物抑菌活性初筛 | 第99-103页 |
5.3.2磷酰氧类化合物抑菌活性复筛 | 第103-107页 |
5.4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3页 |
附录一部分化合物核磁图 | 第123-136页 |
附录二反应装置图 | 第136-138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