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失信成本过低 | 第10-11页 |
·企业规模小 | 第11页 |
·安全监管漏洞多 | 第11页 |
·安全信用信息披露程度偏低 | 第11页 |
·信用奖惩失灵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有助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 第16页 |
·有助于监督失信行为 | 第16页 |
·有助于提高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 | 第16-17页 |
·有助于机制创新 | 第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体系的相关理论 | 第19-27页 |
·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体系概述 | 第19-20页 |
·企业质量信用概念和特点 | 第19页 |
·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概念和特点 | 第19-20页 |
·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20-21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20页 |
·整体综合性原则 | 第20-21页 |
·可操作性的原则 | 第21页 |
·逻辑性与层序性相结合原则 | 第21页 |
·信用等级相关性的原则 | 第21页 |
·公开性原则 | 第21页 |
·质量信用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 第21-26页 |
·构建质量信用评价的步骤 | 第22-25页 |
·质量信用评价的工作方法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信用评价方法 | 第27-43页 |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27-33页 |
·层次分析法定义 | 第27页 |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和特点 | 第27-28页 |
·层次分析法步骤 | 第28-33页 |
·指标体系的设置 | 第33-38页 |
·指标设置 | 第33-37页 |
·因子评分区间及标准设置 | 第37页 |
·权重设置 | 第37-38页 |
·企业信用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8-42页 |
·指标层指标得分的确定 | 第39-40页 |
·企业信用得分的确定 | 第40页 |
·信用评价结论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信用评价应用实例分析 | 第43-57页 |
·某企业概况 | 第43-44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4-55页 |
·要素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4-47页 |
·因子层指标的权重确定 | 第47-55页 |
·企业质量信用评价结论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1 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体系指标设置调查表 | 第62-64页 |
附录2 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体系指标重要程度判断调查表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