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悬挂论文

汽车液电馈能式减振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第13-16页
     ·振动能量回收研究在国外的研究概况第14-15页
     ·振动能量回收在国内的研究概况第15-16页
   ·现有馈能式悬架的主要结构形式和性能特点第16-22页
     ·静液蓄能式第16-17页
     ·电磁线圈感应式第17-18页
     ·齿轮齿条式第18-19页
     ·滚珠丝杆式第19-20页
     ·曲柄连杆式第20页
     ·直线电机式第20-21页
     ·现有馈能悬架结构方案的综合评价第21-22页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2-25页
     ·论文研究项目的来源第22-23页
     ·研究内容第23-24页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2章 液电馈能式减振器机理研究第25-38页
   ·液电馈能式减振器动力学特性第25-32页
     ·功率平衡方程第25页
     ·转矩平衡方程第25-27页
     ·液电馈能式减振器阻尼力控制理论第27-32页
   ·液电馈能式悬架控制理论第32-37页
     ·建立单轨半车模型第32-36页
     ·预见控制模型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液电馈能式减振器仿真研究第38-59页
   ·AMESim简介第38-39页
   ·建立液电馈能式减振器AMESim模型第39-44页
     ·液压缸第39-40页
     ·液压马达第40-42页
     ·蓄能器第42-43页
     ·单向阀及管路第43页
     ·发电机及发电电路第43-44页
   ·减振器模型仿真模型优化第44-53页
     ·容积变化响应问题第44-47页
     ·拉伸行程阻尼力偏小的问题第47-53页
   ·液电馈能式减振器工作特性仿真研究第53-55页
   ·液电馈能式悬架系统特性仿真分析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液电馈能式减振器原理样机设计及制造第59-71页
   ·发电机选型第59-62页
   ·液压马达选型第62-64页
   ·蓄能器选型第64-65页
   ·减振器缸体设计制造第65页
   ·单向阀选型第65-66页
   ·电子负载选型第66-68页
   ·试验台架设计制造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5章 发电机的特性试验及分析第71-76页
   ·电机特性试验的装置简介第71-72页
   ·测试发电机功率—转速负载特性第72页
   ·测试发电机效率分析第72-73页
   ·发电机转矩系数第73-75页
     ·发电机电势系数第73-74页
     ·发电机转矩系数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6章 原理样机台架试验及结果分析第76-101页
   ·试验方案第76页
   ·数字采集系统设计第76-78页
   ·初步试验及台架优化第78-81页
   ·台架试验及结果分析第81-92页
     ·正弦激励试验第81-83页
     ·负载控制试验第83-89页
     ·随机激励试验第89-92页
   ·AMESim仿真模型的优化第92-97页
   ·集成化样机设计第97-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01-105页
   ·全文总结第101-102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02-103页
   ·后续展望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2-113页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轻型汽油车排放控制故障诊断方法及离线诊断技术研究
下一篇:重型汽车动力传动系热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