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特性及减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2 课题意义 | 第9-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理论 | 第16-22页 |
2.1 动力总成减振的概述 | 第16页 |
2.2 动力总成隔振设计要求 | 第16-17页 |
2.3 动力总成激振力 | 第17-18页 |
2.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原理 | 第18-21页 |
2.5 隔振悬置评价指标 | 第21页 |
2.5.1 传递率 | 第21页 |
2.5.2 系统模态解耦率 | 第21页 |
2.5.3 横向转动频率 | 第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22-29页 |
3.1 模态分析 | 第22页 |
3.2 多体动力学 | 第22-25页 |
3.3 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 第25-27页 |
3.4 悬置元件的布置 | 第27-28页 |
3.4.1 悬置个数 | 第27-28页 |
3.4.2 悬置布置 | 第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动力总成系统参数的测量 | 第29-49页 |
4.1 动力总成质量及质心 | 第29-32页 |
4.1.1 实验方法介绍 | 第29-30页 |
4.1.2 质心实验步骤 | 第30-32页 |
4.2 动力总成惯性参数测量 | 第32-48页 |
4.2.1 惯性参数测量方法 | 第33-35页 |
4.2.2 方位角与质心偏移 | 第35-41页 |
4.2.3 扭摆周期 | 第41-42页 |
4.2.4 转动惯量计算 | 第42-45页 |
4.2.5 动力总成转动惯量拟合 | 第45-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仿真 | 第49-80页 |
5.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型及参数 | 第49-51页 |
5.1.1 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49-50页 |
5.1.2 动力总成参数 | 第50页 |
5.1.3 橡胶模型参数 | 第50-51页 |
5.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仿真 | 第51-60页 |
5.2.1 模态频率及其振型向量 | 第51-55页 |
5.2.2 优化前的振动传递 | 第55-60页 |
5.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配置优化 | 第60-72页 |
5.3.1 悬置刚度值 | 第60-65页 |
5.3.2 悬置位置及方位角 | 第65-72页 |
5.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的传递 | 第72-77页 |
5.4.1 系统的激励 | 第72-73页 |
5.4.2 系统的响应 | 第73-77页 |
5.5 优化结果对比 | 第77-7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0-81页 |
6.1 总结 | 第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附录 | 第83-8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