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2-16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3页 |
1.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4.2.1 文献资料法 | 第14页 |
1.4.2.2 德尔菲法 | 第14页 |
1.4.2.3 问卷调查法 | 第14-15页 |
1.4.2.4 数理统计法 | 第15页 |
1.4.2.5 逻辑分析法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2.1 国外平衡计分卡(BSC)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2.2 国内平衡计分卡(BSC)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2.3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2.4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的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3 研究方法与分析 | 第25-59页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5-26页 |
3.1.1 人力资源管理 | 第25页 |
3.1.2 绩效管理 | 第25-26页 |
3.2 与本研究相关的支持理论 | 第26页 |
3.2.1 资源基础理论 | 第26页 |
3.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6页 |
3.3 平衡计分卡构成要素的关系链结构分析 | 第26-29页 |
3.3.1 财务层面计分卡 | 第27-28页 |
3.3.2 客户层面计分卡 | 第28页 |
3.3.3 学习与成长层面计分卡 | 第28页 |
3.3.4 内部运营计分卡 | 第28-29页 |
3.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HT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绩效管理指标的确认 | 第29-47页 |
3.4.1 初选指标的确认 | 第29-31页 |
3.4.2 专家一次筛选 | 第31-34页 |
3.4.3 一线管理人员筛选 | 第34-36页 |
3.4.4 初选指标模型结构的确认 | 第36-37页 |
3.4.5 因子内部一致性检验 | 第37-39页 |
3.4.6 因素分析适宜性检验 | 第39-40页 |
3.4.7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40-42页 |
3.4.8 权重系数的计算与模型构建 | 第42-47页 |
3.5 平衡计分卡在HT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实践分析 | 第47-59页 |
3.5.1 HT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绩效管理基本概况 | 第47-51页 |
3.5.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HT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绩效管理中应用战略地图 | 第51-53页 |
3.5.3 基于平衡计分卡在HT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绩效管理评价中的应用实践 | 第53-59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59-62页 |
4.1 结论 | 第59-60页 |
4.2 建议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1 《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指标》专家评判问卷 | 第66-68页 |
附录2 《华泰公司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指标》一线管理人员评判问卷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