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分子遗传学论文

从单分子水平研究人类RPA蛋白对单链DNA结构的动态调控机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6页
    1.1 单分子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技术概述第12-19页
        1.1.1 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概述第12-15页
        1.1.2 全内反射荧光技术和光镊技术第15-17页
        1.1.3 设备构建及技术进展第17-19页
    1.2 RPA研究进展第19-24页
        1.2.1 RPA简介第19页
        1.2.2 RPA的结构第19-21页
        1.2.3 RPA与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第21-22页
        1.2.4 RPA的功能第22-24页
    1.3 Rad51研究进展第24-26页
第二章 RPA的表达与纯化第26-33页
    2.1 实验材料第26-28页
        2.1.1 质粒、表达菌株、柱材第26页
        2.1.2 主要试剂配制第26-28页
        2.1.3 实验所需仪器第28页
    2.2 实验方法第28-30页
        2.2.1 RPA蛋白的诱导表达第28页
        2.2.2 RPA的Affigel Blue柱纯化过程第28-29页
        2.2.3 RPA的羟基磷灰石柱纯化第29页
        2.2.4 RPA的MonoQ柱纯化第29页
        2.2.5 RPA的S200分子筛纯化第29-30页
        2.2.6 RPA的浓缩与冻存第3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0-32页
        2.3.1 Affigel Blue柱和羟基磷灰石柱纯化结果第30页
        2.3.2 MonoQ柱和分子筛纯化结果第30-31页
        2.3.3 蛋白冻存第31-32页
    2.4 总结与讨论第32-33页
第三章 Rad51的表达与纯化第33-36页
    3.1 实验材料第33-34页
        3.1.1 质粒、表达菌株、柱材第33页
        3.1.2 主要试剂配制第33-34页
        3.1.3 实验所需仪器第34页
    3.2 实验方法第34-35页
        3.2.1 Rad51蛋白的诱导表达第34页
        3.2.2 Rad51的镍柱纯化过程第34-35页
        3.2.3 Rad51的MonoQ柱纯化过程第35页
        3.2.4 Rad51的浓缩与冻存第3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5-36页
第四章 RPA的结合性质第36-64页
    4.1 实验材料第36-37页
        4.1.1 实验试剂第36页
        4.1.2 实验器材第36页
        4.1.3 配制实验缓冲液第36页
        4.1.4 实验材料准备第36-37页
    4.2 实验方法第37-44页
        4.2.1 单分子反应槽制备第37-39页
        4.2.2 单分子及分子筛反应DNA准备第39-41页
        4.2.3 单分子实验步骤第41-42页
        4.2.4 分子筛实验步骤第42-44页
        4.2.5 RPA的结合反应条件优化第44页
    4.3 实验结果第44-64页
        4.3.1 RPA的结合性质测定结果第44-46页
        4.3.2 单分子实验结果第46-64页
第五章 总结第64-68页
附录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6页
致谢第76-77页
作者简介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录因子AP2a在RNA聚合酶Ⅲ指导基因转录中的作用
下一篇:位点特异整合微环DNA的体内制备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