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课题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二、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叶嘉莹词学理论的研究背景 | 第12-28页 |
第一节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叶嘉莹词学理论的思想来源及其形成过程 | 第14-22页 |
一、叶嘉莹词学理论的思想来源 | 第14-19页 |
二、叶嘉莹词学理论形成的过程 | 第19-22页 |
第三节 有关词体特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 第22-28页 |
第二章 叶嘉莹有关词体美感特质及其成因研究 | 第28-45页 |
第一节 “歌”、“诗”、“赋”三类词之美感特质 | 第28-37页 |
一、歌辞之词的美感特质 | 第30-32页 |
二、诗化之词的美感特质 | 第32-35页 |
三、赋化之词的美感特质 | 第35-37页 |
第二节 词体美感特质的成因研究——以花间词为分析对象 | 第37-45页 |
一、女性之形象与词体之美感特质 | 第38-41页 |
二、女性之语言与词体之美感特质 | 第41-43页 |
三、双性之人格与词体之美感特质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叶嘉莹“词体美感特质”论中的美学思想及其词学史价值 | 第45-57页 |
第一节 叶嘉莹“词体美感特质”论中的美学思想 | 第45-51页 |
一、心灵本质之美 | 第47-48页 |
二、人格之美 | 第48-49页 |
三、生命体验之美 | 第49-51页 |
第二节 叶嘉莹“词体美感特质”论的词学史价值 | 第51-57页 |
一、叶嘉莹“词体美感特质”论之特点 | 第51-53页 |
二、叶嘉莹“词体美感特质”论之词学史价值 | 第53-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