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理论意义 | 第11页 |
2.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之间关系研究 | 第12页 |
2.乡村旅游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研究 | 第12页 |
3.乡村旅游发展具体策略的相关研究 | 第12页 |
4.具体乡村旅游发展服务质量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整体层面对乡村旅游及其积极意义研究 | 第13页 |
2.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具体研究 | 第13-14页 |
(三)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相关乡村旅游研究 | 第14页 |
(四)既有研究简评 | 第14页 |
四、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4-17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1.乡村旅游 | 第14-15页 |
2.智慧化与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 第15-16页 |
(二)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1.系统论 | 第16页 |
2.旅游体验理论 | 第16-17页 |
3.产业竞争力理论 | 第17页 |
4.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页 |
五、研究内容 | 第17页 |
六、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文献分析法 | 第17页 |
(二)田野调查法 | 第17-18页 |
(三)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法 | 第18页 |
(四)系统分析法 | 第18页 |
七、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利川市主坝村乡村旅游资源分析 | 第19-31页 |
一、利川市主坝村概况 | 第19-21页 |
(一)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二)收入情况 | 第20页 |
(三)信息化基础建设情况 | 第20-21页 |
二、主坝村乡村旅游资源分析 | 第21-31页 |
(一)主坝村乡村旅游资源概述 | 第21页 |
(二)主坝村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 第21-22页 |
(三)主坝村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24页 |
1.评价要素的分析 | 第22页 |
2.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22-23页 |
3.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3-24页 |
(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 | 第24-31页 |
1.具体确立 | 第24-28页 |
2.赋值标准 | 第28-29页 |
3.等级确立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利川市主坝乡村旅游现状调查 | 第31-41页 |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利川市主坝村乡村旅游 | 第31-32页 |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 第31页 |
(二)突破乡村管理瓶颈的途径 | 第31页 |
(三)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 第31-32页 |
(四)促进“精准扶贫”和社会结构优化 | 第32页 |
二、利川市主坝村乡村旅游发展概述 | 第32-33页 |
三、利川市主坝村乡村旅游调查分析 | 第33-37页 |
(一)客源市场分析 | 第33-36页 |
1.旅游者基本情况 | 第33页 |
2.旅游者认知度 | 第33-34页 |
3.信息化程度 | 第34页 |
4.了解渠道 | 第34-35页 |
5.选择目的 | 第35页 |
6.旅游满意度 | 第35-36页 |
7.首要考虑因素 | 第36页 |
(二)村民和管理人员发展乡村旅游态度调查 | 第36-37页 |
四、利川市主坝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总结 | 第37-41页 |
(一)优势 | 第38页 |
1.生态环境优越 | 第38页 |
2.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 第38页 |
3.网络覆盖率高 | 第38页 |
(二)劣势 | 第38-39页 |
1.经济收入不平衡劳动力流失严重 | 第38页 |
2.村民信息化水平低 | 第38页 |
3.网络信息化发展技术基础薄弱 | 第38-39页 |
(三)机遇 | 第39页 |
1.现代市场机遇 | 第39页 |
2.交通发展机遇 | 第39页 |
3.国家政策机遇 | 第39页 |
4.媒体发展机遇 | 第39页 |
(四)挑战 | 第39-41页 |
1.生态环境易遭破坏 | 第39-40页 |
2.民俗文化传承担忧 | 第40页 |
3.同质化的竞争加剧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利川市主坝村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 第41-49页 |
一、发展路径构建 | 第41-42页 |
(一)路径构建 | 第41页 |
(二)路径阐释 | 第41-42页 |
二、具体发展建议 | 第42-49页 |
(一)完善利川市主坝村乡村旅游管理体系 | 第42-43页 |
1.资源管理 | 第42-43页 |
2.安全管理 | 第43页 |
3.游客管理 | 第43页 |
(二)优化利川市主坝村乡村旅游服务体系 | 第43-44页 |
1.旅游前服务 | 第43页 |
2.旅游中服务 | 第43-44页 |
3.旅游后服务 | 第44页 |
(三)夯实利川市主坝村乡村旅游基础体系 | 第44-45页 |
1.加大投入扶持力度 | 第44页 |
2.合理规划产业结构 | 第44-45页 |
(四)打造利川市主坝村乡村旅游人文体系 | 第45页 |
1.“智慧”与“文化”的融合 | 第45页 |
2.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 第45页 |
(五)创新利川市主坝村乡村旅游营销体系 | 第45-49页 |
1.坚持正确营销理念 | 第45页 |
2.构建智慧旅游平台 | 第45-49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9-50页 |
一、结论 | 第49页 |
二、不足与展望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一:评价体系调查问卷 | 第54-58页 |
附录二:主坝村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赋分表 | 第58-60页 |
附录三:调查问卷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