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基于钙钛矿型电极材料的阳极支撑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51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燃料电池第15-18页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第18-23页
        1.3.1 工作原理第18-20页
        1.3.2 特点第20-21页
        1.3.3 历史和发展趋势第21-23页
    1.4 钙钛矿型氧化物第23-26页
        1.4.1 结构第23-25页
        1.4.2 典型性能第25页
        1.4.3 制备方法第25-26页
    1.5 用于SOFC钙钛矿型材料第26-31页
        1.5.1 钙钛矿型SOFC电解质材料第26-27页
        1.5.2 钙钛矿型SOFC阴极材料第27-29页
        1.5.3 钙钛矿型SOFC阳极材料第29-31页
    1.6 平板式SOFC单电池制备工艺概述第31-38页
        1.6.1 流延法第33-35页
        1.6.2 丝网印刷法第35-37页
        1.6.3 烧结工艺第37-38页
    1.7 本论文的内容与研究思路第38-41页
    参考文献第41-51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51-70页
    2.1 化学材料和仪器第51-54页
        2.1.1 主要化学材料第51-52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第52-54页
    2.2 粉体制备第54-58页
        2.2.1 电解质Ce_(0.8)Gd_(0.2)O_(2-δ)粉体制备第54-55页
        2.2.2 阴极粉体制备第55-57页
        2.2.3 阳极粉体制备第57-58页
    2.3 材料表征第58-60页
        2.3.1 同步热分析(Simultaneous DSC-TGA)第58-59页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59页
        2.3.3 比表面积分析(BET)第59页
        2.3.4 间接碘量法第59页
        2.3.5 电导率测试第59-60页
    2.4 电池制备第60-67页
        2.4.1 Ni O-YSZ阳极支撑SOFC单电池制备第61-66页
        2.4.2 LST阳极支撑SOFC单电池制备第66-67页
    2.5 电池测试和表征第67-70页
        2.5.1 单电池测试第67-68页
        2.5.2 交流阻抗测定分析(EIS)第68-69页
        2.5.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第69-70页
第三章 复合阴极材料Nd_2Ni O_(4+δ)-Ce_(0.8)Gd_(0.2)O_(2-δ )电化学特性研究第70-107页
    3.1 引言第70-72页
    3.2 Nd_2Ni O_(4+δ)、Ce_(0.8)Gd_(0.2)O_(2-δ)和La_(0.6)Sr_(0.4)Co O_(3-δ)材料结构表征第72-77页
        3.2.1 Nd_2Ni O_(4+δ) 前驱粉体TGA分析第72-73页
        3.2.2 Nd_2Ni O_(4+δ)、Ce_(0.8)Gd_(0.2)O_(2-δ)和La_(0.6)Sr_(0.4)Co O_(3-δ)晶体结构和比表面积分析第73-75页
        3.2.3 Nd_2Ni O_(4+δ) 热稳定性、Nd_2Ni O_(4+δ) 和Ce_(0.8)Gd_(0.2)O_(2-δ)或YSZ化学相容性分析第75-77页
    3.3 Nd_2Ni O_(4+δ)-Ce_(0.8)Gd_(0.2)O_(2-δ )复合阴极烧结于YSZ电解质层单电池性能分析第77-92页
        3.3.1 Nd_2Ni O_(4+δ)-Ce_(0.8)Gd_(0.2)O_(2-δ )复合阴极烧结温度分析第80-85页
        3.3.2 Nd_2Ni O_(4+δ)-Ce_(0.8)Gd_(0.2)O_(2-δ )复合阴极材料比例分析第85-88页
        3.3.3 70Nd_2Ni O_(4+δ)-30Ce_(0.8)Gd_(0.2)O_(2-δ) 复合阴极材料工作温度分析第88-90页
        3.3.4 单电池短期耐久性分析第90-92页
    3.4 Nd_2Ni O_(4+δ)-Ce_(0.8)Gd_(0.2)O_(2-δ )复合阴极烧结于CGO阻挡层单电池性能分析第92-101页
        3.4.1 Nd_2Ni O_(4+δ)-Ce_(0.8)Gd_(0.2)O_(2-δ )复合阴极烧结温度分析第94-96页
        3.4.2 Nd_2Ni O_(4+δ)-Ce_(0.8)Gd_(0.2)O_(2-δ )复合阴极材料比例分析第96-98页
        3.4.3 70Nd_2Ni O_(4+δ)-30Ce_(0.8)Gd_(0.2)O_(2-δ) 复合阴极材料工作温度分析第98-100页
        3.4.4 电池Cell 2-1 显微结构分析第100-101页
    3.5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7页
第四章 阴极材料Nd_2Ni_(0.9)M_(0.1)O_(4+δ)(M=Ni, Co, Cu, Fe和Mn)电化学特性研究第107-131页
    4.1 引言第107-108页
    4.2 Nd_2Ni_(0.9)M_(0.1)O_(4+δ)(M=Ni, Co, Cu, Fe和Mn)材料结构表征第108-115页
        4.2.1 Nd_2Ni_(0.9)M_(0.1)O_(4+δ)(M=Ni, Co, Cu, Fe和Mn)阴极材料晶体结构分析第108-110页
        4.2.2 Nd_2Ni_(0.9)M_(0.1)O_(4+δ)(M=Ni, Co, Cu, Fe和Mn)阴极材料TGA分析第110-111页
        4.2.3 Nd_2Ni_(0.9)M_(0.1)O_(4+δ)(M=Ni, Co, Cu, Fe和Mn)阴极材料电导率分析第111-113页
        4.2.4 Nd_2Ni_(0.9)M_(0.1)O_(4+δ)(M=Ni, Co, Cu, Fe和Mn)和YSZ间热化学稳定性分析第113-115页
    4.3 单电池电化学性能表征第115-125页
        4.3.1 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115-122页
        4.3.2 单电池短期耐久性分析第122-125页
    4.4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1页
第五章 以La_(0.2)Sr_(0.7)Ti O_(3-δ)为阳极支撑体的单电池制备和性能表征第131-152页
    5.1 引言第131-133页
    5.2 La_(0.2)Sr_(0.7)Ti O_(3-δ)材料结构表征第133-135页
    5.3 La2Ni O4+δ 材料结构表征第135-139页
        5.3.1 La_2Ni O_(4+δ) 材料XRD分析第135-137页
        5.3.2 La_2Ni O_(4+δ)阴极材料电导率分析第137-139页
    5.4 单电池制备和性能表征第139-146页
        5.4.1 单电池制备第139-140页
        5.4.2 不同单电池性能对比分析第140-144页
        5.4.3 LNO阴极层烧结于氮气气氛单电池不同操作温度下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144-146页
        5.4.4 单电池微观结构分析第146页
    5.5 本章小结第146-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52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52-157页
    6.1 主要结论第152-154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54-155页
    6.3 展望第155-15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论文和专利第157-159页
    学术论文第157页
    专利第157-159页
致谢第159-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燃煤飞灰与烟气中汞的作用实验与机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波浪中船舶运动辨识建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