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木质素碳/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光催化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符号表第11-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50页
    1.1 引言第16页
    1.2 木质素概述第16-23页
        1.2.1 木质素的结构组成第17-18页
        1.2.2 工业木质素的种类及提纯第18-19页
        1.2.3 工业木质素的改性第19-20页
        1.2.4 木质素的应用第20-23页
    1.3 氧化锌(ZnO)纳米材料概述第23-27页
        1.3.1 氧化锌(Zn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第24-25页
        1.3.2 氧化锌(ZnO)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第25-27页
    1.4 超级电容器概述第27-33页
        1.4.1 超级电容器类型及工作原理第27-28页
        1.4.2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研究进展第28-31页
        1.4.3 木质素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应用第31-33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33-35页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33页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50页
第二章 实验技术及测试表征方法第50-65页
    2.1 主要原料、试剂与仪器第50-52页
    2.2 木质素原料的提纯及改性第52-53页
        2.2.1 碱木质素的分离提纯第52页
        2.2.2 季铵化木质素的制备第52-53页
    2.3 材料的表征技术方法第53-57页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SEM)第54页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TEM)第54页
        2.3.3 X射线衍射技术(XRD)第54-55页
        2.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55页
        2.3.5 光致发光光谱(PL)第55-56页
        2.3.6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第56页
        2.3.7 拉曼光谱(Raman)第56页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56-57页
        2.3.9 元素分析第57页
        2.3.10 低温N2吸附-解吸测试(BET)第57页
        2.3.11 热重分析(TG)第57页
    2.4 光催化性能测试技术第57-59页
        2.4.1 光电流测试第58页
        2.4.2 光催化性能的测试及评估第58-59页
    2.5 电化学性能测试技术第59-63页
        2.5.1 LC/ZnO复合电极制备及超级电容器组装第59-60页
        2.5.2 循环伏安法(CV)第60-61页
        2.5.3 恒流充放电(GCD)第61-62页
        2.5.4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第62页
        2.5.5 电化学性能评估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第三章 木质素碳/氧化锌复合颗粒的制备及其复合机理第65-86页
    3.1 引言第65-66页
    3.2 水热法制备木质素碳/氧化锌复合材料及其结构表征第66-72页
        3.2.1 木质素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6-67页
        3.2.2 水热法制备木质素碳/氧化锌前驱体的组成与结构第67-70页
        3.2.3 木质素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组成与结构第70-72页
    3.3 静电自组装碳化法制备的木质素碳/氧化锌第72-82页
        3.3.1 木质素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第72-73页
        3.3.2 木质素碳/氧化锌前驱体的组成与结构第73-76页
        3.3.3 木质素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组成与结构第76-81页
        3.3.4 木质素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第81-82页
    3.4 本章小结第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第四章 木质素碳/氧化锌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第86-111页
    4.1 引言第86-87页
    4.2 静电自组装碳化法制备LC/ZnO复合材料第87-88页
    4.3 LC/ZnO前驱体宏观形貌与组成第88页
    4.4 LC/ZnO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微观形貌及光电性质第88-95页
        4.4.1 LC/ZnO复合材料的组成与结构表征第88-90页
        4.4.2 LC/ZnO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第90-93页
        4.4.3 LC/ZnO复合材料的光学与光电性能第93-95页
    4.5 LC/ZnO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95-102页
        4.5.1 LC/ZnO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甲基橙(MO)第95-98页
        4.5.2 LC/ZnO复合材料的光催化稳定性测试第98-99页
        4.5.3 LC/ZnO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不同极性染料第99-101页
        4.5.4 LC/ZnO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木质素大分子聚合物分析第101-102页
    4.6 LC/ZnO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机理研究第102-106页
        4.6.1 LC/ZnO复合材料的ESR光谱分析第102-104页
        4.6.2 LC/ZnO复合材料的光降解MO和RhB的活性基团分析第104-105页
        4.6.3 LC/ZnO复合材料光降解机理模型第105-106页
    4.7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1页
第五章 木质素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111-143页
    5.1 引言第111-112页
    5.2 木质素碳/氧化锌(LC/ZnO)复合材料的制备第112-113页
    5.3 碳化温度对LC/ZnO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113-126页
        5.3.1 LC/ZnO的组成和结构表征第113-116页
        5.3.2 LC/ZnO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孔道结构第116-119页
        5.3.3 碳化温度对LC/ZnO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119-126页
    5.4 不同木质素碳含量对LC/ZnO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126-138页
        5.4.1 LC/ZnO的组成和结构表征第126-129页
        5.4.2 LC/ZnO的微观形貌和孔道结构表征第129-132页
        5.4.3 LC/ZnO单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第132-135页
        5.4.4 LC/ZnO固态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第135-138页
    5.5 本章小结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3页
第六章 ZnO模板法木质素多孔碳纳米片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143-157页
    6.1 引言第143-144页
    6.2 ZnO模板法制备木质素多孔碳纳米片(PLC)第144页
    6.3 PLC的结构特性和微观形貌表征第144-149页
        6.3.1 PLC的FT-IR、XRD、Raman、元素分析测试第144-147页
        6.3.2 PLC的微观形貌第147-148页
        6.3.3 PLC的比表面积和孔道结构表征第148-149页
    6.4 碳化温度对PLC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149-153页
    6.5 本章小结第153-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57页
结论与展望第157-160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60-16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1-164页
致谢第164-165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量子材料硒化物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和中子散射研究
下一篇:两性木质素的自组装特性及其作为功能性材料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