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大麦论文

大麦穗部性状功能基因单倍型分析及其遗传演化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英文缩略表第15-1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25页
    1.1 大麦简介第16页
    1.2 大麦起源与驯化第16-18页
    1.3 大麦驯化基因研究进展第18-23页
        1.3.1 大麦棱型及其相关基因第19-21页
        1.3.2 大麦穗轴性状相关基因研究进展第21-22页
        1.3.3 大麦皮裸性及其基因遗传研究进展第22页
        1.3.4 大麦芒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第22-23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3-25页
第二章 基于大麦脆穗基因重测序的中国大麦起源驯化研究第25-3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2.1.1 材料第25页
        2.1.2 方法第25-28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8-35页
        2.2.1 HvBtr1和HvBtr2基因单倍型分析第28-29页
        2.2.2 不同群体HvBtr1和HvBtr2核酸多态性与中性检验第29-30页
        2.2.3 HvBtr1和HvBtr2进化分析第30-32页
        2.2.4 HvBtr1和HvBtr2基因单倍型地理分布第32-34页
        2.2.5 中国大麦btr1/btr2的地理分布第34-35页
    2.3 讨论第35-38页
第三章 中国大麦棱型基因等位变异分析第38-58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3.1.1 材料第38-39页
        3.1.2 方法第39页
        3.1.3 数据分析第39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9-56页
        3.2.1 中国不同棱型大麦的地理分布特点第39-40页
        3.2.2 HvVrs1基因单倍型分析第40-42页
        3.2.3 HvVrs1基因单倍型地理分布第42-44页
        3.2.4 HvVrs1单倍型的进化分析第44-46页
        3.2.5 HvVrs1序列多态性分析及中性检验第46页
        3.2.6 HvInt-c基因单倍型分析第46-48页
        3.2.7 HvInt-c基因单倍型地理分布第48-49页
        3.2.8 HvInt-c单倍型的进化分析第49-50页
        3.2.9 HvInt-c序列多态性分析第50-51页
        3.2.10 HvVrs1和HvInt-c单倍型与棱型表型相关性研究第51-56页
    3.3 讨论第56-58页
第四章 中国大麦Nud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第58-6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8-59页
        4.1.1 材料第58页
        4.1.2 方法第58-5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9-64页
        4.2.1 中国大麦Nud基因检测第59-60页
        4.2.2 中国大麦Nud基因单倍型分析第60-62页
        4.2.3 中国大麦Nud基因进化分析第62-63页
        4.2.4 Nud单倍型与皮裸的相关性第63-64页
    4.3 讨论第64-66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9页
附表第79-90页
致谢第90-91页
作者简历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火电系统中长期非线性调度模型及方法研究
下一篇:混合光力系统中量子关联动力学和弱力探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