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7-18页 |
1 绪论 | 第18-3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8-22页 |
1.1.1 西南省级电网电源结构特点 | 第19-20页 |
1.1.2 多年调节水电站在水电占比较高电网中的作用及其调度控制问题 | 第20-21页 |
1.1.3 西南干流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问题 | 第21页 |
1.1.4 西南大规模水火电系统优化运行问题 | 第21-22页 |
1.1.5 小结 | 第22页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第22-33页 |
1.2.1 水火电系统中长期调度控制模型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1.2.2 水火电系统中长期优化优化算法研究进展 | 第26-32页 |
1.2.3 多年调节水电站年末蓄能控制研究进展 | 第32-3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33-36页 |
2 多年调节水电站年末蓄能控制对冲调度规则 | 第36-57页 |
2.1 引言 | 第36页 |
2.2 水电站发电调度对冲规则 | 第36-37页 |
2.3 发电调度对冲规则理论模型与分析 | 第37-41页 |
2.3.1 发电调度理论对冲模型 | 第38-40页 |
2.3.2 最优对冲规则理论分析 | 第40-41页 |
2.4 发电调度对冲规则数值求解 | 第41-47页 |
2.4.1 年度来水量生成及其分解 | 第43页 |
2.4.2 发电调度年末蓄能对冲模型 | 第43-45页 |
2.4.3 发电调度年末蓄能SOP模型 | 第45页 |
2.4.4 对冲模型优化求解 | 第45-47页 |
2.4.5 整理条件-决策对 | 第47页 |
2.5 工程背景 | 第47-48页 |
2.6 结果分析 | 第48-56页 |
2.6.1 不同年内来水分配的影响 | 第49-51页 |
2.6.2 年初水位敏感性分析 | 第51页 |
2.6.3 不同目标权重的影响 | 第51-52页 |
2.6.4 径流预报误差的影响 | 第52-53页 |
2.6.5 优化调度规则与SOP的应用对比分析 | 第53-5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3 干流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非线性全局优化方法 | 第57-82页 |
3.1 引言 | 第57页 |
3.2 水电站长期优化调度模型 | 第57-59页 |
3.2.1 目标函数 | 第57-58页 |
3.2.2 约束条件 | 第58-59页 |
3.3 经典非线性规划方法简述 | 第59-61页 |
3.3.1 序列线性规划以及广义既约梯度法 | 第60页 |
3.3.2 多初始点非线性规划 | 第60-61页 |
3.4 非线性规划全局优化方法 | 第61-68页 |
3.4.1 基本原理 | 第62页 |
3.4.2 凸化以及线性化 | 第62-65页 |
3.4.3 区间分析、约束传播 | 第65-67页 |
3.4.4 代数重构策略 | 第67页 |
3.4.5 方法总结 | 第67-68页 |
3.5 实例研究 | 第68-81页 |
3.5.1 实例1:小湾水电站、洪家渡水电站长期优化调度(单库) | 第70-72页 |
3.5.2 实例2:澜沧江梯级水电站、乌江梯级水电站长期优化调度(梯级) | 第72-79页 |
3.5.3 实例3:澜沧江与金沙江梯级水电站长期优化调度(跨流域) | 第79-8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4 大规模水火电系统多时空嵌套优化建模方法 | 第82-105页 |
4.1 引言 | 第82页 |
4.2 关键问题解析 | 第82-84页 |
4.2.1 大规模水火电系统随机特性描述问题 | 第82-83页 |
4.2.2 高维、非线性水火电系统优化求解问题 | 第83页 |
4.2.3 大规模非线性水火电系统多目标问题 | 第83-84页 |
4.2.4 本节小结 | 第84页 |
4.3 大规模水火电系统总体求解框架 | 第84-86页 |
4.4 长期水火电系统优化调度 | 第86-92页 |
4.4.1 长期水电模型 | 第86-89页 |
4.4.2 长期火电模型 | 第89页 |
4.4.3 长期水火电模型 | 第89-90页 |
4.4.4 长期模型求解方法 | 第90-92页 |
4.5 中期水火电系统优化调度 | 第92-93页 |
4.5.1 中期水电模型 | 第92页 |
4.5.2 中期火电模型 | 第92页 |
4.5.3 中期水火电模型 | 第92-93页 |
4.5.4 中期模型求解方法 | 第93页 |
4.6 实例研究 | 第93-104页 |
4.6.1 长期水火电优化调度结果分析 | 第96-100页 |
4.6.2 中期水火电优化调度结果分析 | 第100-10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9页 |
5.1 结论 | 第105-106页 |
5.2 创新点 | 第106-107页 |
5.3 展望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7页 |
附录A 非线性全局优化方法程序代码 | 第117-119页 |
附录B 理论分析以电量为单位的对冲规则 | 第119-12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21-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作者简介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