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保养、修理和拆船工艺论文--船舶保养与维修论文

基于表面拓扑结构与生物修饰协同作用的防污表面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生物污损的发生过程与影响因素第11-12页
        1.2.1 污损发生过程第11页
        1.2.2 不同因素对污损生物的影响第11-12页
    1.3 生物污损的防除方法第12-16页
        1.3.1 防污方法的发展历程第12-13页
        1.3.2 低毒性防污材料第13页
        1.3.3 低表面能防污材料第13-16页
        1.3.4 生物改性材料第16页
    1.4 表面微结构的加工方式第16-23页
        1.4.1 刻蚀法第17-20页
        1.4.2 超精密机械加工第20-21页
        1.4.3 超快激光加工第21-23页
        1.4.4 加工方式的选择第23页
    1.5 论文选题来源第23页
    1.6 本文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表面拓扑结构的设计与加工第25-37页
    2.1 表面拓扑结构设计第25-27页
    2.2 加工仪器与材料第27页
    2.3 加工步骤第27-28页
        2.3.1 金属表面预处理第27页
        2.3.2 表面微结构刻蚀第27-28页
    2.4 表面拓扑结构形貌分析第28-36页
        2.4.1 表面拓扑结构形貌分析方法第28-30页
        2.4.2 表面粗糙度分析第30-32页
        2.4.3 表面结构尺寸分析第32-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生物修饰表面的制备与分析第37-49页
    3.1 试验仪器与材料第37-38页
    3.2 制备流程第38-39页
        3.2.1 表面清洗与干燥第38页
        3.2.2 磷酸盐缓冲液(PBS)的配置第38页
        3.2.3 反应与后续处理第38-39页
    3.3 样品表面的物质分析第39-44页
        3.3.1 表面物质分析方法第39-40页
        3.3.2 样品表面元素分析第40-44页
    3.4 表面接触角分析第44-48页
        3.4.1 接触角分析方法第44-45页
        3.4.2 样品表面接触角分析第45-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所制备样品表面抗细菌生物膜分析第49-57页
    4.1 表面抗细菌生物膜分析方法第49-50页
    4.2 抗细菌生物膜试验第50-52页
        4.2.1 试验主要仪器与材料第50-51页
        4.2.2 试验步骤第51-52页
    4.3 抗细菌生物膜能力分析第52-56页
        4.3.1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情况分析第52-54页
        4.3.2 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情况分析第54-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所制备样品表面防海藻附着分析第57-65页
    5.1 抗藻类附着分析方法第57-58页
    5.2 抗藻类附着试验第58-60页
        5.2.1 试验主要仪器与材料第58页
        5.2.2 试验步骤第58-60页
    5.3 抗藻类附着能力分析第60-64页
        5.3.1 小球藻附着情况分析第60-62页
        5.3.2 三角褐指藻附着情况分析第62-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图形化建模的船舶系统可靠性分析计算
下一篇:基于表面粗糙度和航行浮态的船体阻力及推进系统能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