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道路载荷的悬架摆臂轻量化设计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来源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来源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抗疲劳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疲劳寿命分析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第二章 疲劳损伤及低载强化理论基础 | 第18-32页 |
2.1 疲劳损伤理论 | 第18-20页 |
2.2 疲劳强度估计方法 | 第20-22页 |
2.3 影响构件疲劳强度的因素 | 第22-25页 |
2.4 载荷统计计数 | 第25-27页 |
2.4.1 三点循环计数法 | 第25-26页 |
2.4.2 四点循环计数法 | 第26-27页 |
2.5 材料的低载强化特性 | 第27-31页 |
2.5.1 低载强化原理 | 第27-29页 |
2.5.2 典型零件的低载强化特性 | 第29-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用户道路载荷谱采集及外推 | 第32-44页 |
3.1 载荷谱采集方案确定 | 第32-33页 |
3.2 载荷谱预处理 | 第33-36页 |
3.2.1 摆臂载荷谱抽取 | 第33-34页 |
3.2.2 载荷谱预处理 | 第34-36页 |
3.3 常见外推方法对比 | 第36-39页 |
3.3.1 参数外推法 | 第36-37页 |
3.3.2 雨流矩阵外推法 | 第37-38页 |
3.3.3 POT外推法 | 第38页 |
3.3.4 按里程、分位点外推法 | 第38-39页 |
3.4 外推方法及方案确定 | 第39-40页 |
3.5 用户道路载荷谱外推 | 第40-43页 |
3.5.1 用户道路雨流统计 | 第40页 |
3.5.2 雨流矩阵里程外推 | 第40-41页 |
3.5.3 用户道路载荷模型建立 | 第41-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摆臂的强度特性 | 第44-55页 |
4.1 摆臂疲劳极限估算 | 第44-48页 |
4.1.1 加载类型修正系数C_L | 第45页 |
4.1.2 表面质量修正系数C_s | 第45-46页 |
4.1.3 零件试样尺寸修正系数C_D | 第46-47页 |
4.1.4 可靠性修正系数C_R | 第47页 |
4.1.5 切口效应 | 第47-48页 |
4.2 摆臂在10~3次循环时疲劳强度估计 | 第48-49页 |
4.3 摆臂S-N曲线 | 第49-50页 |
4.4 摆臂的低载强化特性 | 第50-54页 |
4.4.1 材料的低载强化特性模型 | 第50-52页 |
4.4.2 摆臂零件的低载强化特性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摆臂工作应力计算流程 | 第55-65页 |
5.1 轮心力与轴头加速度相关性分析 | 第55-57页 |
5.1.1 相关性初步分析 | 第55-56页 |
5.1.2 关系模型建立 | 第56-57页 |
5.2 摆臂载荷提取 | 第57-60页 |
5.2.1 悬架模型建立 | 第57-59页 |
5.2.2 摆臂载荷分解 | 第59-60页 |
5.3 摆臂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60-63页 |
5.3.1 网格划分 | 第60-62页 |
5.3.2 单元材料及属性的定义 | 第62页 |
5.3.3 关键部位的模拟 | 第62-63页 |
5.3.4 约束及载荷的添加 | 第63页 |
5.4 摆臂工作应力分析 | 第63-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摆臂轻量化设计 | 第65-73页 |
6.1 摆臂设计准则的确定 | 第65-66页 |
6.2 原始结构摆臂损伤值计算 | 第66-68页 |
6.3 摆臂轻量化设计 | 第68-72页 |
6.4 轻量化设计流程 | 第7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总结 | 第73页 |
7.2 本文创新点 | 第73-74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