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我国的公路桥梁养护标准 | 第12-14页 |
1.2.2 高速公路桥梁养护投入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3 高速公路桥梁养护周期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典型高速公路桥梁病害及养护常用技术 | 第19-32页 |
2.1 概述 | 第19页 |
2.2 典型高速公路桥梁病害 | 第19-29页 |
2.2.1 上部结构典型病害 | 第19-24页 |
2.2.2 下部结构典型病害 | 第24-26页 |
2.2.3 桥面系典型病害 | 第26-29页 |
2.3 典型高速公路桥梁养护常用技术 | 第29-31页 |
2.3.1 上部结构养护常用技术 | 第29-30页 |
2.3.2 下部结构养护常用技术 | 第30页 |
2.3.3 桥面系养护常用技术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桥梁技术状况自然衰变模型研究 | 第32-60页 |
3.1 概述 | 第32-33页 |
3.2 桥梁技术状况评估 | 第33-35页 |
3.2.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 | 第33-34页 |
3.2.2 桥梁总体技术状况分类界限细化 | 第34-35页 |
3.3 桥梁技术状况预测 | 第35-39页 |
3.3.1 桥梁技术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7页 |
3.3.2 桥梁技术状况预测模型 | 第37页 |
3.3.3 回归分析预测模型判定标准 | 第37-39页 |
3.4 基于有限历史技术状况数据的桥梁技术状况自然衰变模型研究 | 第39-59页 |
3.4.1 桥梁技术状况数据处理方法 | 第39-40页 |
3.4.2 桥梁技术状况自然衰变模型的建立 | 第40-54页 |
3.4.3 桥梁技术状况自然衰变模型的分析、比较研究 | 第54-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桥梁周期性养护投入估算指标模型研究 | 第60-77页 |
4.1 概述 | 第60页 |
4.2 高速公路桥梁养护周期研究 | 第60-67页 |
4.2.1 维修养护效果模型 | 第60-61页 |
4.2.2 维修养护后衰变模型 | 第61-62页 |
4.2.3 养护周期的概念 | 第62-63页 |
4.2.4 基于周期性养护的高速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衰变模型的建立 | 第63-67页 |
4.3 高速公路桥梁周期性养护投入估算指标模型研究 | 第67-76页 |
4.3.1 周期性养护投入的概念 | 第67-68页 |
4.3.2 周期性养护投入估算指标模型的建立 | 第68-71页 |
4.3.3 周期性养护中不同目标技术状况的比较研究 | 第71-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工程应用分析 | 第77-87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77-79页 |
5.1.1 桥梁基本概况 | 第77-78页 |
5.1.2 桥梁历史检查概况 | 第78-79页 |
5.2 养护周期的估算 | 第79-84页 |
5.2.1 桥梁技术状况自然衰变模型的建立 | 第79-82页 |
5.2.2 养护周期的估算 | 第82-84页 |
5.3 周期性养护投入的估算 | 第84-86页 |
5.3.1 基于目标技术状况的养护工程量估算 | 第84-85页 |
5.3.2 养护周期内年均养护投入估算 | 第85-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90页 |
6.1 结论 | 第87页 |
6.2 展望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