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写词与英汉对照表 | 第6-9页 |
1 前言 | 第9-20页 |
1.1 日本乙型脑炎概况 | 第9-10页 |
1.2 日本乙型脑炎病原学特征 | 第10-13页 |
1.2.1 基因组结构及基因表达 | 第10-12页 |
1.2.2 复制周期 | 第12-13页 |
1.3 日本乙型脑炎疫苗 | 第13页 |
1.4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反向遗传系统 | 第13-19页 |
1.4.1 感染性克隆 | 第13-16页 |
1.4.2 无菌法 | 第16-19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2 试验材料 | 第20-22页 |
2.1 病毒、质粒、菌株和细胞系 | 第20页 |
2.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20页 |
2.3 抗体 | 第20-21页 |
2.4 主要溶液、试剂的配制 | 第21页 |
2.5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3 试验方法 | 第22-40页 |
3.1 载体pJET-NS的构建 | 第22-31页 |
3.1.1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24-29页 |
3.1.2 PCR产物与pJET 1.2 的连接 | 第29页 |
3.1.3 连接产物的转化及阳性质粒的鉴定 | 第29-30页 |
3.1.4 质粒pJET-NS的去内毒素纯化 | 第30-31页 |
3.2 载体pOK12-JEV-In-EGFP的构建 | 第31-33页 |
3.3 全长cDNA模板的构建 | 第33-37页 |
3.3.1 乙脑病毒结构蛋白基因的扩增 | 第34-35页 |
3.3.2 乙脑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的扩增 | 第35页 |
3.3.3 全长cDNA融合PCR | 第35-37页 |
3.4 获取全长病毒基因组RNA | 第37-38页 |
3.4.1 以融合PCR产物为模板进行体外转录 | 第37页 |
3.4.2 全长RNA纯化 | 第37页 |
3.4.3 全长RNA鉴定 | 第37-38页 |
3.5 乙脑全长RNA的转染及病毒传代 | 第38页 |
3.6 拯救病毒的鉴定 | 第38-40页 |
3.6.1 RT-PCR鉴定 | 第38-40页 |
3.6.2 免疫细胞化学法(ICC) | 第4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4.1 载体pJET-NS的构建 | 第40-41页 |
4.2 载体pOK12-JEV-In-EGFP的构建 | 第41-42页 |
4.3 全长cDNA模板的融合 | 第42-44页 |
4.4 获得全长病毒基因组RNA | 第44-45页 |
4.5 乙脑全长RNA的转染及传代结果 | 第45页 |
4.6 拯救病毒的鉴定 | 第45-47页 |
5 讨论 | 第47-49页 |
5.1 载体pJET-NS与pOK12-JEV-In-EGFP的构建 | 第47页 |
5.2 全长cDNA模板的融合 | 第47页 |
5.3 体外转录 | 第47-48页 |
5.4 RNA转染及病毒鉴定 | 第48页 |
5.5 反向遗传平台的优化 | 第48-49页 |
全文总结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