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光谱学论文

紧凑型分孔径快照式光谱成像系统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引言第13-33页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2 光谱成像技术概述第14-17页
    1.3 快照式光谱成像技术发展现状第17-31页
        1.3.1 国外发展现状第17-24页
        1.3.2 国内发展现状第24-25页
        1.3.3 技术体制分析第25-26页
        1.3.4 分孔径快照式光谱成像技术发展第26-31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第31-33页
第2章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基本理论第33-57页
    2.1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结构选型第33-41页
        2.1.1 直接分孔径光学结构第33-37页
        2.1.2 具有一次像面的分孔径光学系统第37-38页
        2.1.3 前置望远系统分孔径光学结构第38页
        2.1.4 会聚光分孔径光学结构第38-41页
    2.2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传递函数分析第41-51页
        2.2.1 非相干照明的衍射受限成像系统传递函数基本理论第41-43页
        2.2.2 无像差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传递函数分析第43-48页
        2.2.3 有像差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传递函数分析第48-51页
    2.3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建模分析第51-57页
        2.3.1 大气中目标辐射传输模型第51-53页
        2.3.2 光学系统模型第53-54页
        2.3.3 探测器输出模型第54-55页
        2.3.4 整体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模型第55-57页
第3章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光学系统特性分析第57-83页
    3.1 光学系统参数分析第57-62页
        3.1.1 任务需求第57页
        3.1.2 系统参数确定第57-62页
    3.2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仪光学系统结构特性第62-70页
        3.2.1 系统总长分析第62-63页
        3.2.2 系统前、后透镜组焦距及间隔确定第63-68页
        3.2.3 系统像面中心偏移分析第68-70页
    3.3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仪光学系统像差特性第70-81页
        3.3.1 会聚光分孔径光学系统单色像差分析第70-77页
        3.3.2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色差分析第77-81页
    3.4 会聚光分孔径光学系统初始结构确定第81-83页
第4章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工程技术研究第83-103页
    4.1 光学系统详细设计第83-92页
        4.1.1 球面保护玻璃第83页
        4.1.2 光学系统详细设计第83-92页
    4.2 结构设计第92-93页
        4.2.1 主镜筒光学组件结构设计和装调第92页
        4.2.2 微透镜组件结构设计和装调第92-93页
    4.3 消杂光光阑设计第93-100页
    4.4 工程化样机研制第100-103页
第5章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定标及数据应用第103-117页
    5.1 紧凑型分孔径快照式光谱成像仪定标技术第103-110页
        5.1.1 相对辐射定标第104-106页
        5.1.2 光谱定标第106-107页
        5.1.3 绝对辐射定标第107-108页
        5.1.4 空间位置定标第108-110页
    5.2 数据应用第110-117页
        5.2.1 仿真机载实验第110-113页
        5.2.2 舰载实验第113-114页
        5.2.3 室内实验第114-11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17-121页
    6.1 工作总结第117-118页
    6.2 创新点第118页
    6.3 展望第118-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功能无机纳米载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广西林木采伐管理制度问题的研究--以南宁市邕宁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