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灵山地区朝鲜姬鼠、社鼠的生态位分化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1 同域物种的共存机制概述 | 第11-13页 |
1.2 同域共存的理论 | 第13-15页 |
1.2.1 资源比例假说 | 第13-14页 |
1.2.2 中度干扰假说 | 第14页 |
1.2.3 生态位分化理论 | 第14-15页 |
1.3 生态位分化的概念和其相关因子 | 第15-19页 |
1.3.1 同域共存物种的生境选择策略及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同域共存物种的食性分化及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同域共存物种的活动节律及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4 同域共存物种的觅食行为及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2. 朝鲜姬鼠和社鼠的生境选择 | 第20-28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2.1.1 研究地区概况和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2.1.2 实验设计及步骤 | 第22-23页 |
2.1.3 统计分析 | 第23页 |
2.2 研究结果 | 第23-26页 |
2.3 讨论 | 第26-28页 |
3. 朝鲜姬鼠和社鼠的食性分化 | 第28-35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3.1.1 研究地区概况 | 第29页 |
3.1.2 实验动物 | 第29页 |
3.1.3 实验设计及步骤 | 第29-30页 |
3.1.4 统计分析 | 第30页 |
3.2 研究结果 | 第30-33页 |
3.3 讨论 | 第33-35页 |
4. 朝鲜姬鼠和社鼠的生活节律 | 第35-43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4.1.1 研究地区概况 | 第36页 |
4.1.2 实验围栏 | 第36-37页 |
4.1.3 实验动物 | 第37页 |
4.1.4 实验设计及步骤 | 第37-38页 |
4.1.5 统计分析 | 第38页 |
4.2 研究结果 | 第38-41页 |
4.3 讨论 | 第41-43页 |
5. 朝鲜姬鼠和社鼠的觅食行为 | 第43-57页 |
5.1 研究地区概况及研究对象 | 第45-46页 |
5.1.1 研究地区概况 | 第45页 |
5.1.2 实验围栏 | 第45页 |
5.1.3 实验动物 | 第45页 |
5.1.4 实验种子 | 第45-46页 |
5.2 实验设计及步骤 | 第46-49页 |
5.2.1 朝鲜姬鼠和社鼠的搜寻种子的能力 | 第46-47页 |
5.2.2 朝鲜姬鼠和社鼠的种子选择策略 | 第47-48页 |
5.2.3 朝鲜姬鼠和社鼠的贮食行为 | 第48-49页 |
5.3 统计分析 | 第49页 |
5.4 研究结果 | 第49-54页 |
5.4.1 朝鲜姬鼠和社鼠的搜寻种子的能力 | 第49-51页 |
5.4.2 朝鲜姬鼠和社鼠的种子选择策略 | 第51-53页 |
5.4.3 朝鲜姬鼠和社鼠的贮食行为 | 第53-54页 |
5.5 讨论 | 第54-57页 |
6.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