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研究个案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的缘由第10页
    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现实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研究第11-12页
        1.3.2 关于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第12-14页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1 研究思路第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之处第15-16页
        1.5.1 研究重点第15页
        1.5.2 研究难点第15页
        1.5.3 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概述第16-27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9页
        2.1.1 学龄前儿童的界定第16页
        2.1.2 爱国主义的界定第16-17页
        2.1.3 爱国主义教育的界定第17-18页
        2.1.4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界定第18-19页
    2.2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第19-21页
        2.2.1 有利于促进学龄前儿童道德全面发展第19-20页
        2.2.2 有利于推动学龄前儿童情感健康发展第20页
        2.2.3 有利于培养学龄前儿童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第20页
        2.2.4 有利于弘扬和传承学龄前儿童的民族精神第20-21页
    2.3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第21-25页
        2.3.1 国家观教育和国情教育第21-22页
        2.3.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第22-23页
        2.3.3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第23页
        2.3.4 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教育第23-25页
    2.4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第25-27页
        2.4.1 教育内容的浅显性第25页
        2.4.2 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第25-26页
        2.4.3 教育手段的趣味性第26-27页
第3章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分析——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第27-41页
    3.1 苏州工业园区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分析第27-33页
        3.1.1 调查的基本情况概述第27-28页
        3.1.2 调查数据结果分析第28-33页
    3.2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就第33-35页
        3.2.1 突出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第33-34页
        3.2.2 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第34-35页
        3.2.3 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第35页
    3.3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5-38页
        3.3.1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存在认识误区第35-36页
        3.3.2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不足第36页
        3.3.3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者素养不足第36-37页
        3.3.4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缺乏创新第37-38页
    3.4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8-41页
        3.4.1 教育重视度不够,影响教育实施第38页
        3.4.2 幼师培养滞后,职业准入执行不严第38-39页
        3.4.3 教育载体选择不当,设施利用不充分第39-40页
        3.4.4 爱国主义教育未形成有效的合力第40-41页
第4章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与建议第41-51页
    4.1 提高对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力度第41-43页
        4.1.1 充分认识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第41页
        4.1.2 合理认识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第41-42页
        4.1.3 正确认识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环境第42-43页
    4.2 准确把握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第43-45页
        4.2.1 针对性原则第43-44页
        4.2.2 层次性原则第44页
        4.2.3 渗透性原则第44-45页
        4.2.4 时效性原则第45页
    4.3 选择适合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特点的方法第45-48页
        4.3.1 实践教育法第45-46页
        4.3.2 情境教学法第46-47页
        4.3.3 隐性教育法第47-48页
        4.3.4 宣传教育法第48页
    4.4 拓宽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第48-51页
        4.4.1 加强幼儿园、社区文化建设,创设浓郁的爱国主义氛围第49页
        4.4.2 充分挖掘实时实地教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49-50页
        4.4.3 构筑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5-56页
附录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邦宝积木教育的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对现代幼儿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