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案例正文 | 第15-28页 |
2.1 拓展信贷业务提升贷款总量 | 第15-17页 |
2.2 创新业务解决信贷难题 | 第17-23页 |
2.2.1 依据信贷政策确定目标企业 | 第17-19页 |
2.2.2 应用理论知识创新信贷业务 | 第19-23页 |
2.3 解决难题成功办理信贷业务 | 第23-28页 |
3 案例分析 | 第28-42页 |
3.1 案例分析的理论依据 | 第28-35页 |
3.1.1 非对称信息理论 | 第28-30页 |
3.1.2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第30-33页 |
3.1.3 差异化竞争理论 | 第33-35页 |
3.2 收费权质押信贷业务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6页 |
3.2.1 信贷流程周期太长 | 第35页 |
3.2.2 信贷流程的设计片面化特征严重 | 第35-36页 |
3.2.3 业务流程缺乏沟通机制 | 第36页 |
3.2.4 重复流程造成效率低下 | 第36页 |
3.3 我国商业银行的目前信贷管理存在的主要缺陷 | 第36-37页 |
3.3.1 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分享 | 第36-37页 |
3.3.2 信贷管理未以客户为中心 | 第37页 |
3.3.3 贷款审查不力易形成风险 | 第37页 |
3.4 案例分析的思路 | 第37-38页 |
3.5 案例综合评述 | 第38页 |
3.6 案例主要价值点 | 第38-39页 |
3.7 案例主要价值点分析 | 第39-40页 |
3.7.1 采取内评代替外评再造收费权质押贷款评估流程 | 第39-40页 |
3.7.2 应用非对称理论挖掘表外资产作为抵质押物覆盖贷款总额 | 第40页 |
3.7.3 合理安排还款时间形成差异化竞争 | 第40页 |
3.8 案例所涉及相关问题的进一步建议 | 第40-42页 |
3.8.1 工商银行可通过自身的审查和监督获取不对称信息 | 第40-41页 |
3.8.2 工商银行阜新分行应建立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 | 第41-42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4.1 结论 | 第42-43页 |
4.2 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作者简历 | 第46-4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