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 1.1 研究背景与对象 | 第13-14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1.1.2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6-17页 |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工效学研究基础概述 | 第20-26页 |
| 2.1 工效学定义及研究目的 | 第20页 |
| 2.2 工效学研究领域及其特点 | 第20-21页 |
| 2.3 工效学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数字界面告警信息的认知流程及其视觉编码设计研究 | 第26-36页 |
| 3.1 告警信息的属性 | 第26-27页 |
| 3.1.1 告警信息定义 | 第26页 |
| 3.1.2 告警信息级别 | 第26-27页 |
| 3.2 数字界面告警信息的认知流程分析 | 第27-29页 |
| 3.2.1 人的信息加工模型 | 第27-28页 |
| 3.2.2 数字界面告警信息的认知流程 | 第28-29页 |
| 3.3 数字界面告警信息的视觉认知特性分析 | 第29-32页 |
| 3.3.1 告警信息的颜色认知特性 | 第29-31页 |
| 3.3.2 告警信息的图形认知特性 | 第31页 |
| 3.3.3 告警信息的闪频认知特性 | 第31-32页 |
| 3.3.4 告警信息的尺寸认知特性 | 第32页 |
| 3.3.5 告警信息的字符认知特性 | 第32页 |
| 3.4 数字界面视觉信息编码设计要求分析 | 第32-34页 |
| 3.4.1 视觉信息编码 | 第32-33页 |
| 3.4.2 视觉告警信息呈现设计要求分析 | 第33-34页 |
| 3.4.3 不同视觉编码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34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数字界面单维视觉告警形式的编码效率实验研究 | 第36-45页 |
| 4.1 实验目的 | 第36页 |
| 4.2 实验方法 | 第36-39页 |
| 4.2.1 实验被试 | 第36页 |
| 4.2.2 设备与实验环境 | 第36页 |
| 4.2.3 实验设计 | 第36-39页 |
| 4.3 实验流程 | 第39-40页 |
|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0-43页 |
| 4.5 结果讨论 | 第43-44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数字界面多维视觉告警形式的编码效率实验研究 | 第45-58页 |
| 5.1 实验目的 | 第45页 |
| 5.2 实验方法 | 第45-49页 |
| 5.2.1 实验被试 | 第45页 |
| 5.2.2 设备与实验环境 | 第45-46页 |
| 5.2.3 实验设计 | 第46-49页 |
| 5.3 实验流程 | 第49-50页 |
| 5.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0-56页 |
| 5.5 结果讨论 | 第56-57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六章 数字界面视觉告警形式的眼动评估实验研究 | 第58-69页 |
| 6.1 实验目的 | 第58页 |
| 6.2 实验方法 | 第58-61页 |
| 6.2.1 实验被试 | 第58页 |
| 6.2.2 设备与实验环境 | 第58-59页 |
| 6.2.3 实验设计 | 第59-61页 |
| 6.3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 6.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62-67页 |
| 6.5 结果讨论 | 第67-68页 |
| 6.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附录(一) 20名被试的单维视觉告警形式的行为数据统计表 | 第75-76页 |
| 附录(二) 20名被试的多维视觉告警形式的行为数据统计表 | 第76-78页 |
| 附录(三) 9名被试的平均注视点数目统计表 | 第78-80页 |
| 附录(四) 9名被试的总注视时间统计表 | 第80-82页 |
| 附录(五) 9名被试的平均瞳孔直径统计表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