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数据采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变量、缩略词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现状分析与技术分析 | 第16-24页 |
2.1 电力通信网概述 | 第16-18页 |
2.1.1 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2.1.2 技术体制与通信业务 | 第17-18页 |
2.2 电力通信网现状分析 | 第18-20页 |
2.2.1 网络架构 | 第18-19页 |
2.2.2 网络规模 | 第19页 |
2.2.3 目前用到的网管现状 | 第19-20页 |
2.3 接入协议分析 | 第20-23页 |
2.3.1 协议概述 | 第20-21页 |
2.3.2 协议性能分析 | 第21-23页 |
2.3.3 小结 | 第23页 |
2.4 CORBA接口和TMF148协议 | 第23页 |
2.4.1 CORBA接口 | 第23页 |
2.4.2 TMF148协议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需求分析 | 第24-36页 |
3.1 遵循原则 | 第24-25页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25-31页 |
3.2.1 系统总体功能需求 | 第25-26页 |
3.2.2 数据采控框架功能 | 第26-31页 |
3.2.2.1 配置数据采集功能 | 第26-28页 |
3.2.2.2 告警数据采集功能 | 第28页 |
3.2.2.3 性能数据采集功能 | 第28-31页 |
3.2.3 接口协议适配功能 | 第31页 |
3.3 业务流程分析 | 第31-33页 |
3.3.1 告警数据采集控制业务流程 | 第31-32页 |
3.3.2 配置数据采集控制业务流程 | 第32页 |
3.3.3 性能数据采集控制业务流程 | 第32-33页 |
3.4 数据流分析 | 第33-34页 |
3.5 平台非功能性需求 | 第34-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设计与实现 | 第36-67页 |
4.1 总体设计 | 第36-41页 |
4.1.1 总体框架设计 | 第36-37页 |
4.1.2 物理架构 | 第37-38页 |
4.1.3 逻辑架构 | 第38-39页 |
4.1.4 平台结构设计 | 第39-40页 |
4.1.5 开发技术与实现工具 | 第40-41页 |
4.2 接口协议适配功能详细设计和实现 | 第41-53页 |
4.2.1 CORBA协议转换设计 | 第41-42页 |
4.2.2 北向数据上报及协议转换设计 | 第42-43页 |
4.2.3 北向协议告警上报接口实现 | 第43-44页 |
4.2.4 对象类设计 | 第44-52页 |
4.2.5 北向接口业务逻辑实现 | 第52-53页 |
4.3 数据采控框架功能详细设计和实现 | 第53-59页 |
4.3.1 实时告警量对象模型设计 | 第54页 |
4.3.2 配置对象量模型设计 | 第54-55页 |
4.3.3 性能量对象模型设计 | 第55-56页 |
4.3.4 动态数据采集设计 | 第56-57页 |
4.3.5 统一资源接口设计 | 第57-58页 |
4.3.6 功能业务逻辑实现 | 第58-59页 |
4.4 数据库设计 | 第59-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平台测试 | 第67-75页 |
5.1 测试环境 | 第67页 |
5.2 功能测试界面 | 第67-72页 |
5.3 测试结果 | 第72-73页 |
5.4 效率(性能)测试 | 第73-74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74-7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总结 | 第75-76页 |
6.2 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作者简介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