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大进深建筑空调内外区界线的量化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20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5-19页
        1.2.3 已有研究的总结第19-20页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大进深房间冬季室内热环境实测分析第22-38页
    2.1 实验概述第22-28页
        2.1.1 实验系统第22-25页
        2.1.2 实验准备工作第25-27页
        2.1.3 实验步骤第27-28页
        2.1.4 实验方案第28页
    2.2 实验数据处理第28-30页
        2.2.1 人体模型散热量第28-29页
        2.2.2 围护结构传热量第29-30页
        2.2.3 实验误差分析第30页
    2.3 实验结果分析第30-36页
        2.3.1 室内外温度变化第30-31页
        2.3.2 室内热平衡验证第31页
        2.3.3 室内温度分布第31-34页
        2.3.4 室外气温对室内温度分布的影响第34-35页
        2.3.5 人体模型电功率对室内温度分布的影响第35-36页
        2.3.6 人体模型数量对室内温度分布的影响第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冬季室内热环境的数值模拟及验证第38-51页
    3.1 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第38-42页
        3.1.1 基本控制方程第39-40页
        3.1.2 湍流控制方程第40-41页
        3.1.3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控制方程离散第41-42页
        3.1.4 控制方程求解方法第42页
        3.1.5 Boussinesq假设第42页
    3.2 数值模拟的合理性验证第42-49页
        3.2.1 物理模型第43页
        3.2.2 数值模拟方法第43-47页
        3.2.3 合理性验证第47-49页
    3.3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大进深建筑内外分区界线的量化分析第51-82页
    4.1 数值模拟第51-56页
        4.1.1 物理模型第51-52页
        4.1.2 模型工况第52-54页
        4.1.3 模拟方法第54-56页
    4.2 严寒地区大进深建筑的内外分区界线第56-71页
        4.2.1 典型条件下建筑内外分区的模拟分析第56-68页
        4.2.2 围护结构特性对外区进深的影响第68-69页
        4.2.3 内热源特性对外区进深的影响第69-71页
        4.2.4 外区进深的范围第71页
    4.3 寒冷地区大进深建筑的内外区界线第71-75页
        4.3.1 典型条件下建筑内外分区的模拟分析第71-72页
        4.3.2 围护结构特性对外区进深的影响第72-73页
        4.3.3 内热源特性对外区进深的影响第73-74页
        4.3.4 外区进深的范围第74-75页
    4.4 夏热冬冷地区大进深建筑的内外区界线第75-80页
        4.4.1 典型条件下建筑内外分区的模拟分析第75-76页
        4.4.2 围护结构特性对外区进深的影响第76-78页
        4.4.3 内热源特性对外区进深的影响第78页
        4.4.4 外区进深的范围第78-79页
        4.4.5 室外气候条件对外区进深的影响第79-80页
    4.5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5.1 主要结论第82-83页
    5.2 研究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附录第89-93页
致谢第93-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项目及获奖情况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性能化构造绿色建筑设计空间调节的构造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能效提升的高校建筑电气设计关键技术及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