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性能化构造绿色建筑设计空间调节的构造策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与目的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核心概念辨析第10页
        1.2.1 空间调节第10页
        1.2.2 环境调控第10页
        1.2.3 性能化构造第10页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状况第10-13页
        1.3.1 建筑环境调控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第10-11页
        1.3.2 性能化构造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第11-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 论文框架第14-15页
第二章 能量法则与气候适应性设计第15-25页
    2.1 形式的能量法则第15-17页
    2.2 气候设计研究第17-19页
        2.2.1 世界气候分区第17-18页
        2.2.2 气候设计研究的发展第18-19页
    2.3 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第19-21页
        2.3.1 人体舒适度要求第19-20页
        2.3.2 建筑气候调节方法第20-21页
        2.3.3 被动式建筑气候设计的基本策略第21页
    2.4 热力学原理第21-23页
        2.4.1 传热与温度场理论第21-22页
        2.4.2 热传导第22页
        2.4.3 热对流第22-23页
        2.4.4 热辐射第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基于热力学传热原理的建筑性能化构造研究第25-75页
    3.1 热传导机制下的性能化构造研究第25-38页
        3.1.1 强化热传导的构造第25-28页
            3.1.1.1 古罗马浴场及东北民居火墙第25-27页
            3.1.1.2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第27-28页
        3.1.2 隔绝热传导的构造第28-38页
            3.1.2.1 外围护墙体保温第28-38页
    3.2 热对流机制下的性能化构造研究第38-53页
        3.2.1 强化热对流的构造第38-51页
            3.2.1.1 通风屋面第38-45页
            3.2.1.2 导风板第45-47页
            3.2.1.3 捕风窗第47-49页
            3.2.1.4 高低窗第49-51页
        3.2.2 抑制热对流的构造第51-53页
            3.2.2.1 海草房屋顶构造第51-53页
    3.3 热辐射机制下的性能化构造研究第53-66页
        3.3.1 强化热辐射的构造第53-54页
            3.3.1.1 辐射地板第53-54页
        3.3.2 抑制热辐射的构造第54-66页
            3.3.2.1 水平遮阳第55-58页
            3.3.2.1 垂直遮阳第58-60页
            3.3.2.1 综合遮阳第60-66页
    3.4 蒸发冷却机制下的性能化构造研究第66-73页
        3.4.1 立体绿化的性能化构造研究第66-70页
            3.4.1.1 屋顶绿化第66-67页
            3.4.1.2 垂直绿化第67-70页
        3.4.2 水体蒸发的性能化构造研究第70-73页
            3.4.2.1 蓄水屋面第70-71页
            3.4.2.2 水幕墙第71-73页
    3.5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四章 结语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悦读”空间中的光环境研究--以传统和现代书店照明为例
下一篇:大进深建筑空调内外区界线的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