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20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第14-17页 |
(一)国外研究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二)国内研究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三、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20-32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第20-28页 |
一、税源管理 | 第20-23页 |
二、第三方涉税信息 | 第23-25页 |
三、互联网+税务 | 第25-28页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第28-32页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8-29页 |
二、最优税制理论 | 第29页 |
三、企业家政府理论 | 第29-32页 |
第二章 大理州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实践的现状分析 | 第32-41页 |
第一节 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实践的主要做法 | 第33页 |
第二节 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实践的成效 | 第33-39页 |
一、制度建设方面 | 第33-34页 |
二、数据采集运用方面 | 第34-39页 |
第三节 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实践的主要特点 | 第39-41页 |
一、完善制度建设 | 第39页 |
二、突出重点行业的运用 | 第39-40页 |
三、信息化的应用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大理州国税系统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建立面临的困难及成因分析 | 第41-46页 |
第一节 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面临的困境 | 第41-43页 |
一、法律制度支撑不完善 | 第41页 |
二、部门间协作联动机制运行不畅 | 第41-42页 |
三、数据分析利用深度不足 | 第42-43页 |
四、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者参与积极性不高 | 第43页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43-46页 |
一、决策者重视不足 | 第43-44页 |
二、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平台搭建难度大 | 第44页 |
三、技术支持不到位 | 第44-45页 |
四、监督考评制度的缺乏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46-51页 |
第一节 源于国外的经验 | 第46-48页 |
一、美国的经验借鉴 | 第46页 |
二、德国的经验借鉴 | 第46-47页 |
三、法国的经验借鉴 | 第47-48页 |
四、国外经验的启示 | 第48页 |
第二节 源于国内的经验 | 第48-51页 |
一、上海的经验借鉴 | 第48-49页 |
二、山东的经验借鉴 | 第49页 |
三、海南的经验借鉴 | 第49-50页 |
四、国内经验的启示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建立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的路径选择 | 第51-56页 |
第一节 加快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制度建设 | 第51-52页 |
一、国家层面 | 第51页 |
二、地方政府层面 | 第51页 |
三、国税系统层面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搭建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平台 | 第52-53页 |
一、消除信息“壁垒” | 第52-53页 |
二、统一数据标准 | 第53页 |
三、重视信息安全工作 | 第53页 |
第三节 加强数据的分析利用 | 第53-54页 |
一、提高征管信息化水平 | 第53-54页 |
二、注重信息化人才培养 | 第54页 |
三、加强涉税信息的应用和执行 | 第54页 |
第四节 制定合理的监督、考评体系 | 第54-56页 |
一、完善监督机制 | 第54-55页 |
二、制定奖惩措施 | 第55-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一、研究的发现与贡献 | 第56页 |
二、研究的限制与不足 | 第56-57页 |
三、研究的展望与前瞻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