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1 植物花器官的发育简述 | 第13页 |
2 单双子叶植物花器官结构的比较 | 第13-14页 |
3 花器官发育的模型与进展 | 第14-18页 |
3.1 经典的ABC模型 | 第14-15页 |
3.1.1 ABC模型的困境 | 第14-15页 |
3.2 ABC模型的延伸和完善 | 第15-18页 |
3.2.1 ABCD模型的形成 | 第15-16页 |
3.2.2 ABCDE模型 | 第16-17页 |
3.2.3 四因子模型 | 第17-18页 |
4 与水稻发育相关的发育因子MADS和非MADS | 第18-25页 |
4.1 MADS-box基因 | 第18-23页 |
4.1.1 MADS-box基因的功能 | 第18-19页 |
4.1.2 A类基因 | 第19-20页 |
4.1.3 B类基因 | 第20页 |
4.1.4 C类基因 | 第20-21页 |
4.1.5 D类基因 | 第21-22页 |
4.1.6 E类基因 | 第22-23页 |
4.2 调控花器官发育的非MADS-box基因 | 第23-25页 |
4.2.1 AGL6-like基因 | 第23-24页 |
4.2.2 锌指基因 | 第24页 |
4.2.2.1 DL(DROOPING LEAF)基因 | 第24页 |
4.2.3 磷酸酯酶基因在水稻花器官发育中的作用 | 第24-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1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2 质粒载体和菌种 | 第25页 |
3 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 | 第25-26页 |
4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4.1 外观形态观察 | 第26页 |
4.2 扫描电镜 | 第26页 |
4.3 石蜡切片 | 第26页 |
4.4 RNA的提取和定量分析 | 第26-27页 |
4.4.1 Trizol法提取水稻总RNA | 第26-27页 |
4.4.2 RNA的制备和定量分析 | 第27页 |
4.5 RNA原位杂交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6页 |
1 Osmads6-5+eg1-3的形态特征 | 第28-32页 |
1.1 Osmads6-5+eg1-3小穗的表型特征 | 第28-29页 |
1.2 Osmads6-5+eg1-3小穗的组织解剖分析 | 第29-30页 |
1.3 Osmads6-5+eg1-3小穗花原基早期发育特征 | 第30-32页 |
2 EG1、OsMADS6与其它花器官特征基因之间的调节关系 | 第32-34页 |
3 EG1-3在Osmads6-5小穗中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34-36页 |
讨论 | 第36-39页 |
1 Osmads6-5+eg1-3花器官的形态发育 | 第36-37页 |
2 OsMADS6-5/EG1-3通过调控B、C、E以及锌指类基因来控制花发育 | 第37-39页 |
全文总结 | 第39-40页 |
下一步工作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附录1 RNA原位杂交步骤 | 第50-54页 |
附录2 实时荧光定量PCR步骤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