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甘蓝型油菜EMS突变体库的构建及抗除草剂新种质的创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1页
    1.1 诱变育种第12-13页
        1.1.1 物理诱变第13页
        1.1.2 化学诱变第13页
        1.1.3 航天诱变第13页
    1.2 EMS诱变剂第13-14页
    1.3 除草剂抗性研究第14-19页
        1.3.1 除草剂抗性作物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除草剂抗性杂草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第16-17页
        1.3.4 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机理第17-19页
    1.4 油菜ALS基因研究进展第19页
    1.5 油菜除草剂抗性研究第19-20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EMS突变体库的构建及EMS效应研究第21-3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2.1.1 供试材料及试剂第21页
        2.1.2 突变体库的构建第21页
            2.1.2.1 诱变处理方法第21页
            2.1.2.2 突变体筛选鉴定第21页
        2.1.3 EMS处理效应第21-22页
            2.1.3.1 M_1代生长势调查第21页
            2.1.3.2 M_2代生长势调查第21-2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2-31页
        2.2.1 突变体库的构建第22-28页
            2.2.1.1 子叶变异第22-23页
            2.2.1.2 叶片变异第23-24页
            2.2.1.3 花器变异第24-25页
            2.2.1.4 株型变异第25-26页
            2.2.1.5 角果变异第26-27页
            2.2.1.6 M_3代黄化性状统计第27-28页
        2.2.2 EMS最适浓度第28-29页
        2.2.3 EMS处理效应第29-31页
            2.2.3.1 EMS处理对M_1代发芽率的影响第29页
            2.2.3.2 EMS处理对M_1代出苗时间和幼苗成活率的影响第29页
            2.2.3.3 EMS处理对M_2代出苗时间的影响第29-30页
            3.2.3.4 EMS处理对M_2代幼苗根长的影响第30-31页
    2.3 讨论第31-33页
        2.3.1 EMS诱变处理的适宜浓度第31页
        2.3.2 突变体库的构建第31页
        2.3.3 EMS处理效应第31-33页
第三章 油菜苯磺隆抗性突变体的筛选及其抗性分子机理第33-4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3.1.1 材料第33页
        3.1.2 方法第33-34页
            3.1.2.1 M_2代处理方法第33页
            3.1.2.2 M_3代处理方法第33页
            3.1.2.3 ALS基因克隆第33-3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4-41页
        3.2.1 苯磺隆抗性突变体的筛选第34-36页
        3.2.2 ALS基因分析第36-41页
            3.2.2.1 ALS1基因分析第36-37页
            3.2.2.2 ALS2基因分析第37页
            3.2.2.3 ALS3基因分析第37-40页
            3.2.2.4 ALS酶三维结构第40-41页
    3.3 讨论第41-43页
第四章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致谢第49-50页
作者简介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节节麦及黑麦Pbf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体外功能鉴定
下一篇:水稻双突变体Osmads6-5+eg1-3的小穗形态特征及相关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