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1.1 生菜 | 第9页 |
1.1.2 干旱胁迫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1.2.1 干旱胁迫对植物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9-10页 |
1.1.2.2 干旱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0页 |
1.1.2.3 干旱胁迫对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系统影响 | 第10-11页 |
1.1.3 多胺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1.3.1 多胺的生理功能 | 第11页 |
1.1.3.2 多胺与逆境胁迫的关系 | 第11-12页 |
1.1.3.3 逆境胁迫下多胺的作用机理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试验关键参数的研究 | 第13-25页 |
2.1 不同浓度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散叶生菜的影响 | 第13-17页 |
2.1.1 材料与方法 | 第13页 |
2.1.1.1 试验材料 | 第13页 |
2.1.1.2 试验方法 | 第13页 |
2.1.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3页 |
2.1.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3页 |
2.1.2 结果与分析 | 第13-16页 |
2.1.2.1 干旱胁迫对散叶生菜发芽率及相对发芽率的影响 | 第13-14页 |
2.1.2.2 干旱胁迫对散叶生菜发芽势及相对发芽势的影响 | 第14-15页 |
2.1.2.3 干旱胁迫对散叶生菜平均根长及相对根长的影响 | 第15页 |
2.1.2.4 干旱胁迫对散叶生菜平均芽长及相对芽长的影响 | 第15-16页 |
2.1.3 讨论 | 第16-17页 |
2.2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散叶生菜的影响 | 第17-21页 |
2.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2.2.1.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2.1.2 试验方法 | 第17页 |
2.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7-18页 |
2.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8页 |
2.2.2 结果与分析 | 第18-20页 |
2.2.2.1 散叶生菜萌发期的抗旱性相关指标及主成分分析 | 第18页 |
2.2.2.2 生菜芽期抗旱性隶属函数分析 | 第18-19页 |
2.2.2.3 生菜资源抗旱性评估 | 第19页 |
2.2.2.4 生菜抗旱性品种筛选 | 第19-20页 |
2.2.3 讨论 | 第20-21页 |
2.3 外源喷施不同多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的影响 | 第21-25页 |
2.3.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2.3.1.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3.1.2 试验方法 | 第21页 |
2.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1-22页 |
2.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2页 |
2.3.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4页 |
2.3.3 讨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外源喷施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的影响及缓解作用 | 第25-4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5-27页 |
3.1.3.1 形态指标测定 | 第25页 |
3.1.3.2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第25页 |
3.1.3.3 叶绿素的测定 | 第25-26页 |
3.1.3.4 光合指标的测定 | 第26页 |
3.1.3.5 ABA的测定 | 第26页 |
3.1.3.6 钙离子的测定 | 第26页 |
3.1.3.7 电镜的观察 | 第26-27页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7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7页 |
3.2.1 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27页 |
3.2.2 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7-29页 |
3.2.3 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光合指标的影响 | 第29-31页 |
3.2.4 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1页 |
3.2.5 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ABA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6 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钙离子流速的影响 | 第32-34页 |
3.2.6.1 保卫细胞中钙离子流速 | 第32-33页 |
3.2.6.2 根尖细胞中钙离子流速 | 第33-34页 |
3.2.7 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34-37页 |
3.2.7.1 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气孔形态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7.2 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35-37页 |
3.3 讨论 | 第37-42页 |
3.3.1 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37页 |
3.3.2 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3 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4 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9页 |
3.3.5 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ABA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6 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钙离子的影响 | 第40页 |
3.3.7 外源腐胺对干旱胁迫下散叶生菜气孔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