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言 | 第12-28页 |
1.1 茶油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1.1 茶油的提取方法 | 第13-14页 |
1.1.2 茶油的应用研究 | 第14-15页 |
1.2 茶皂素的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2.1 茶皂素的化学结构和分布 | 第15-16页 |
1.2.2 茶皂素的理化性质 | 第16-17页 |
1.2.3 茶皂素的提取方法 | 第17-19页 |
1.2.4 茶皂素的应用 | 第19-21页 |
1.3 近红外无损检测技术 | 第21-26页 |
1.3.1 近红外原理 | 第21-23页 |
1.3.2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的主要类型及进展 | 第23-24页 |
1.3.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分析过程 | 第24-25页 |
1.3.4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 | 第25-26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26-28页 |
2 正丁醇提取茶粕中的茶油和茶皂素 | 第28-4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2.1.1 材料与试剂 | 第28页 |
2.1.2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8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28-3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2.2.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2.2.2 Box-Benhnken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2.2.3 正丁醇提取茶油和茶皂素各因子交互作用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2.2.4 正丁醇提取茶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36-39页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9-41页 |
3 大孔树脂纯化茶皂素工艺研究 | 第41-5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3.1.1 材料与试剂 | 第41页 |
3.1.2 主要试验仪器 | 第41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41-44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2页 |
3.2.1 大孔树脂的选择 | 第44页 |
3.2.2 静态吸附曲线 | 第44-45页 |
3.2.3 上样吸附条件实验的单因素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3.2.4 上样吸附条件实验的正交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3.2.5 动态洗脱实验 | 第50-52页 |
3.2.6 HPLC测定茶皂素纯度 | 第52页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52-54页 |
4 油茶仁近红外快速无损检测研究 | 第54-6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4.1.1 材料与试剂 | 第54页 |
4.1.2 主要试验仪器 | 第54页 |
4.1.3 试验方法 | 第54-56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6-63页 |
4.2.1 光谱波段范围的确定 | 第56-57页 |
4.2.2 光谱预处理方法的确定 | 第57-62页 |
4.2.3 油茶仁的含水和含油模型及其检验 | 第62-63页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63-6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附录A | 第76-80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