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38页 |
| ·等加热速率分析生物质热裂解动力学研究 | 第17-25页 |
| ·国外热裂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17-23页 |
| ·国内热裂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23-25页 |
| ·等温质量变化分析生物质热裂解动力学研究 | 第25-32页 |
| ·动力学研究装置 | 第26页 |
| ·国外热裂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26-30页 |
| ·国内热裂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30-32页 |
| ·层流炉反应器内颗粒停留时间的分析研究 | 第32-37页 |
| ·模型计算颗粒停留时间的研究 | 第32-35页 |
| ·仪器测量颗粒停留时间的研究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PIV测量层流炉颗粒停留时间的研究 | 第38-55页 |
| ·PIV技术测量颗粒流动的原理 | 第38-41页 |
| ·PIV测量原理 | 第38-39页 |
| ·PIV图像处理算法 | 第39-41页 |
| ·层流炉内颗粒流动准则的确定 | 第41-42页 |
| ·颗粒在气流中的运动 | 第41页 |
| ·两流场相似准则的确定 | 第41-42页 |
| ·颗粒停留时间测量的实验系统 | 第42-46页 |
| ·层流炉冷态测试装置 | 第42-43页 |
| ·PIV测量系统 | 第43-45页 |
| ·相机移动自动控制系统 | 第45-46页 |
| ·颗粒停留时间的测定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6-54页 |
| ·实验参数 | 第46-47页 |
| ·颗粒流动分析 | 第47-52页 |
| ·热态层流炉反应区内颗粒停留时间的确定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挥发特性的研究 | 第55-68页 |
| ·最终挥发百分比的研究 | 第55-56页 |
| ·最终挥发百分比的测定实验 | 第56-61页 |
| ·层流炉反应装置 | 第56-57页 |
| ·实验参数 | 第57-58页 |
| ·实验步骤 | 第58页 |
| ·最终挥发百分比计算 | 第58-59页 |
| ·喂料参数 | 第59页 |
| ·反应区温度控制 | 第59-61页 |
| ·最终挥发百分比测定的实验结果 | 第61-63页 |
| ·快速热裂解动力学方程的修正 | 第63-67页 |
| ·麦秸快速热裂解动力学方程 | 第63-65页 |
| ·其他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动力学方程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生物质热裂解液化产物的分析研究 | 第68-85页 |
| ·热裂解机理及生物油性质的研究现状 | 第68-74页 |
| ·热裂解机理 | 第68页 |
| ·生物油物理性质分析 | 第68-72页 |
| ·生物油成分分析 | 第72-74页 |
| ·快速热裂解液化实验 | 第74-80页 |
| ·快速热裂解液化装置 | 第74-75页 |
| ·生物油成分分析 | 第75-76页 |
| ·不同热裂解装置对应的生物油成分 | 第76-80页 |
| ·生物油分析提纯 | 第80-82页 |
| ·分离步骤 | 第80页 |
| ·分析结果 | 第80-82页 |
| ·生物油存储和应用 | 第82-84页 |
| ·生物油的存储 | 第82页 |
| ·生物油应用 | 第82-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第六章 生物油/柴油的乳化研究 | 第85-100页 |
| ·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的研究 | 第85-86页 |
| ·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的制备 | 第86-89页 |
| ·复配乳化剂的选择 | 第86-88页 |
| ·乳化设备及乳化工艺 | 第88-89页 |
| ·乳化燃料的性质 | 第89-93页 |
| ·稳定性实验 | 第89-93页 |
| ·乳化燃料的物理性质 | 第93页 |
| ·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的柴油发动机台架实验 | 第93-98页 |
| ·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的拖拉机应用实验 | 第98页 |
| ·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的拖拉机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 第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00-102页 |
| ·全文总结 | 第100-101页 |
| ·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101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101-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8页 |
| 致谢 | 第108-10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109-110页 |
| 论文图表统计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