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1.1 梨树腐烂病的症状 | 第8页 |
1.2 梨树腐烂病的发生、危害及分布 | 第8-9页 |
1.3 梨树腐烂病的侵染 | 第9-10页 |
1.4 梨树腐烂病发生规律研究 | 第10页 |
1.5 梨树腐烂病防治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5.1 化学药剂防治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5.2 栽培管理技术 | 第12页 |
1.5.3 其他防治技术 | 第12-14页 |
2 引言 | 第14-16页 |
2.1 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3.1 调查地点与材料 | 第16页 |
3.2 仪器与试剂 | 第16-17页 |
3.2.1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3.2.2 主要试剂 | 第16-17页 |
3.3 方法 | 第17-21页 |
3.3.1 分生孢子周年传播规律调查 | 第17页 |
3.3.2 病斑周年扩展规律调查 | 第17页 |
3.3.3 药剂室内筛选的优化试验 | 第17-18页 |
3.3.4 药剂的复配试验 | 第18-2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1-28页 |
4.1 梨树腐烂病分生孢子周年传播规律调查结果 | 第21-22页 |
4.2 梨树腐烂病斑周年扩展规律调查结果 | 第22页 |
4.3 药剂室内筛选的优化试验结果 | 第22-25页 |
4.4 复配药剂组合优化结果 | 第25-26页 |
4.5 复配药剂的室内抑菌试验 | 第26页 |
4.6 复配药剂的田间治疗效果 | 第26-28页 |
4.6.1 新发病斑数 | 第26-27页 |
4.6.2 病斑治愈率 | 第27-28页 |
5 讨论 | 第28-29页 |
5.1 梨树腐烂病分生孢子周年传播规律 | 第28页 |
5.2 梨树腐烂病病斑周年扩展规律 | 第28-29页 |
6 结论 | 第29-30页 |
6.1 腐烂病的周年发生规律 | 第29页 |
6.2 药剂室内筛选的优化试验 | 第29页 |
6.3 复配药剂的室内抑菌和田间治疗试验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附录A 试验相关原始数据 | 第33-42页 |
附录A-1 分生孢子周年捕捉情况 | 第33页 |
附录A-2 常用杀菌剂对梨腐烂病原菌抑制和治疗效果 | 第33-35页 |
附录A-3 病斑的扩展增量(单位/cm) | 第35-36页 |
附录A-4 不同药剂的菌丝扩展距离和药剂扩散距离统计表 | 第36-37页 |
附录A-5 新旧抑菌率公式计算结果 | 第37-38页 |
附录A-6 组合药剂的抑菌率 | 第38-39页 |
附录A-7 复配药剂的抑菌率 | 第39-41页 |
附录A-8 各因素不同抑菌水平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41页 |
附录A-9 不同因素对病斑治愈率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41-42页 |
附录B试验研究相关图片 | 第42-50页 |
附录B-1 梨树的病斑周年扩展动态图 | 第42-43页 |
附录B-2 不同药剂对腐烂病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第43-44页 |
附录B-3 复配药剂的室内抑菌试验 | 第44-46页 |
附录B-4 复配药剂的田间治疗试验 | 第46-47页 |
附录B-5 培养皿的外观设计专利 | 第47-48页 |
附录B-6 一种防治梨树腐烂病复配药剂及其应用 | 第48-49页 |
附录B-7 一种筛选杀菌剂的培养基及其筛选方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