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视域下社会化媒体的公共表达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3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8-31页 |
1.4 理论取向 | 第31-32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1.6 创新点与难点 | 第33-35页 |
2 媒体的公共性与公共表达 | 第35-58页 |
2.1 公共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第35-41页 |
2.2 西方传媒公共性理论及其变迁 | 第41-47页 |
2.3 我国的传媒公共性问题及其现实图景 | 第47-53页 |
2.4 以传播媒介为平台的公共表达 | 第53-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3 社会化媒体及其对公共性的拓展 | 第58-88页 |
3.1 社会化媒体的构成 | 第59-67页 |
3.2 社会化媒体的特点 | 第67-74页 |
3.3 社会化媒体对公共性的拓展 | 第7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4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构成要素 | 第88-115页 |
4.1 呈现公共表达的社会化媒体主流平台 | 第88-96页 |
4.2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参与主体 | 第96-106页 |
4.3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议题 | 第106-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5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方式与价值倾向 | 第115-142页 |
5.1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方式与特点 | 第115-129页 |
5.2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中的价值倾向 | 第129-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2页 |
6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功效与困境 | 第142-182页 |
6.1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功效 | 第142-152页 |
6.2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现实困境 | 第152-181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182页 |
7 改善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空间与可能 | 第182-204页 |
7.1 在网络协商民主框架下寻求社会共识 | 第183-189页 |
7.2 建立合法与开放平衡的网络规制 | 第189-193页 |
7.3 培养对话精神提升公共表达质量 | 第193-195页 |
7.4 倡导表达自由与社会责任统一的文化自觉 | 第195-201页 |
7.5 社会治理由“民意政治”向“民主政治”转轨 | 第201-203页 |
本章小结 | 第203-204页 |
8 结语: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前景何在? | 第204-207页 |
致谢 | 第207-208页 |
参考文献 | 第208-226页 |
附录 | 第226-2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