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8-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 第10-20页 |
| 1.2.1 国外胶合木门式刚架结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国内门式刚架结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3 胶合木结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4 LVL木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2.5 工字型截面木构件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2.6 木结构螺栓节点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1.2.7 木结构钉节点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1.2.8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19-20页 |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0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2章 工字型截面胶合木门式刚架试件设计 | 第21-49页 |
| 2.1 概述 | 第21页 |
| 2.2 工字型截面胶合木门式刚架初步设计 | 第21-31页 |
| 2.2.1 梁柱的钢-木等强度代换 | 第21-23页 |
| 2.2.2 缩尺试件的初步设计 | 第23-25页 |
| 2.2.3 连接节点的初步设计 | 第25-31页 |
| 2.3 工字型截面胶合木门式刚架设计改良 | 第31-47页 |
| 2.3.1 工字型截面胶合木刚架斜梁的设计 | 第31-37页 |
| 2.3.2 工字型截面胶合木刚架柱的设计 | 第37-39页 |
| 2.3.3 连接节点的设计 | 第39-46页 |
| 2.3.4 缩尺试件设计 | 第46-47页 |
| 2.4 本章小节 | 第47-49页 |
| 第3章 工字型截面胶合木门式刚架节点试验 | 第49-58页 |
| 3.1 概述 | 第49页 |
| 3.2 节点试件的设计 | 第49-50页 |
| 3.3 节点试验的加载装置及量测内容 | 第50-51页 |
| 3.4 节点试验的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第51-55页 |
| 3.5 试件承载力分析 | 第55-57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4章 工字型截面胶合木门式刚架抗侧性能试验 | 第58-74页 |
| 4.1 概述 | 第58页 |
| 4.2 试验场地的安排与辅助装置的设计 | 第58-61页 |
| 4.3 试件的下料及组装 | 第61-64页 |
| 4.4 加载装置 | 第64页 |
| 4.5 仪器布置及量测内容 | 第64-65页 |
| 4.6 加载方案 | 第65-66页 |
| 4.7 试验过程及现象描述 | 第66-68页 |
| 4.8 试件承载力分析 | 第68-72页 |
| 4.9 工字型截面胶合木门式刚架柱顶位移公式的推导 | 第72-73页 |
| 4.10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5章 有限元分析 | 第74-83页 |
| 5.1 概述 | 第74-75页 |
| 5.2 胶合木门式刚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5页 |
| 5.3 结构求解流程 | 第75-78页 |
| 5.3.1 建立结构几何模型 | 第75-76页 |
| 5.3.2 创建材料和截面属性 | 第76-77页 |
| 5.3.3 划分网格 | 第77页 |
| 5.3.4 设置分析步与相互作用 | 第77页 |
| 5.3.5 定义边界条件 | 第77-78页 |
| 5.3.6 提交分析作业 | 第78页 |
| 5.4 结果分析 | 第78-82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83页 |
| 6.2 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