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动车、动车组(动力列车)论文

城际动车组焊接构架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转向架研究简述第10-13页
        1.2.1 国外客车转向架发展历史及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客车转向架发展历史及现状第12-13页
    1.3 结构优化技术在客车转向架设计中的应用第13-15页
        1.3.1 构架的形状优化第13-14页
        1.3.2 构架的拓扑优化第14页
        1.3.3 构架的尺寸优化第14-15页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第15-16页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第17-29页
    2.1 等效结构应力法第17-20页
    2.2 结构优化设计原理第20-22页
        2.2.1 结构尺寸优化第20-21页
        2.2.2 结构形状优化第21页
        2.2.3 结构拓扑优化第21-22页
    2.3 OptiStruct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第22-24页
    2.4 灵敏度分析基本原理第24-25页
    2.5 Isight简介第25-28页
        2.5.1 试验设计技术第25-26页
        2.5.2 代理模型优化技术第26-27页
        2.5.3 优化算法简介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构架静强度及疲劳寿命分析第29-53页
    3.1 构架基本结构及参数第29-31页
        3.1.1 构架基本结构第29-30页
        3.1.2 主要性能参数第30-31页
    3.2 构架的有限元模型第31-33页
    3.3 构架静强度分析第33-35页
        3.3.1 约束条件及计算载荷第33-35页
        3.3.2 评定标准第35页
    3.4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5-43页
        3.4.1 静强度计算结果分析第35-39页
        3.4.2 刚度计算结果第39-43页
    3.5 构架焊缝疲劳寿命分析第43-48页
        3.5.1 载荷工况及位移约束第43-44页
        3.5.2 构架焊缝评估部位第44-48页
    3.6 疲劳寿命结果第48-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构架纵梁的优化设计第53-66页
    4.1 构架纵梁的拓扑优化第53-57页
        4.1.1 灵敏度分析第53-55页
        4.1.2 构架纵梁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第55-56页
        4.1.3 优化分析结果第56-57页
    4.2 基于代理模型的尺寸优化第57-60页
        4.2.1 焊接构架纵梁的尺寸优化模型第57-59页
        4.2.2 焊接构架纵梁的焊缝疲劳寿命分析第59-60页
    4.3 代理模型近似优化方法第60-61页
    4.4 优化设计结果第61-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构架侧梁的优化设计第66-77页
    5.1 构架侧梁筋板的拓扑优化第66-69页
        5.1.1 侧梁内部筋板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第66-68页
        5.1.2 优化分析结果第68-69页
    5.2 灵敏度分析第69-71页
    5.3 基于代理模型的尺寸优化第71-72页
        5.3.1 焊接构架侧梁的尺寸优化数学模型第71页
        5.3.2 焊接构架侧梁的焊缝疲劳寿命分析第71-72页
    5.4 优化设计第72-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摩擦楔块式减振器结构参数分析
下一篇: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动车组结构疲劳预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