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2-20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一、文献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二、采访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三、个案分析方法 | 第18页 |
四、比较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一、选题立意新颖 | 第19页 |
二、表达方式新颖 | 第19-20页 |
第一章 丝绸之路上的乐舞文化资源及其价值 | 第20-32页 |
第一节 文化资源丰硕 | 第20-28页 |
一、音乐文化资源 | 第20-24页 |
二、乐器文化资源 | 第24-26页 |
三、舞蹈文化资源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影视化价值 | 第28-32页 |
第二章 丝绸之路上的乐舞影视作品发展概述 | 第32-36页 |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上的乐舞影视作品发展现状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丝绸之路上的乐舞影视作品发展问题 | 第33-34页 |
第三节 丝绸之路上的乐舞影视作品发展优势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系列纪录片《丝绸之路上的乐舞》的独特价值与内容分析 | 第36-46页 |
第一节 独特价值分析 | 第36-38页 |
一、文化价值 | 第36-37页 |
二、艺术价值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内容分析 | 第38-46页 |
一、主题价值明确 | 第39-41页 |
二、内容客观理性 | 第41-42页 |
三、结构完整严谨 | 第42-44页 |
四、叙事策略新颖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个人策划纪录片《丝绸之路上的乐舞》与其它纪录片的比较分析 | 第46-60页 |
第一节 个人策划纪录片《丝绸之路上的乐舞》与《敦煌伎乐天》拍摄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46-51页 |
一、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比较分析 | 第47-49页 |
二、不同类型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比较分析 | 第49-51页 |
第二节 个人策划纪录片《丝绸之路上的乐舞》与《花儿的家乡》主题表现形式的比较分析 | 第51-55页 |
一、体现“文化自信”的价值主题比较分析 | 第51-52页 |
二、视听语言叙事方式比较分析 | 第52-55页 |
第三节 个人策划纪录片《丝绸之路上的乐舞》与《傀儡人生》切入视角的比较分析 | 第55-60页 |
一、不同类型下的不同视角比较分析 | 第55-57页 |
二、时空交错叙事比较分析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学术专著 | 第62-63页 |
期刊论文 | 第63-65页 |
硕博论文 | 第65-66页 |
网页索引 | 第66-67页 |
视频资料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70页 |
后记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