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家事审判制度及其完善路径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9-12页 |
一、选题的政策背景 | 第9页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 | 第9-11页 |
三、选题的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三、研究动态述评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框架体系 | 第17-19页 |
一、研究的思路方法 | 第17-18页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8页 |
三、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家事审判制度的基本概述 | 第19-28页 |
第一节 家事案件的基本特征 | 第19-21页 |
一、家事案件的人身性 | 第19-20页 |
二、家事案件的私隐性 | 第20页 |
三、家事案件的复杂性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我国家事审判制度的法律渊源 | 第21-24页 |
一、基础法律渊源 | 第21-22页 |
二、司法解释渊源 | 第22-23页 |
三、专项立法渊源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家事审判制度的域外经验 | 第24-28页 |
一、美国纽约州家事法院 | 第24-25页 |
二、英国的家事诉讼程序 | 第25-26页 |
三、德国的家事审判改革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我国家事审判制度的基本现状 | 第28-35页 |
第一节 家事审判机构的主体性问题 | 第28-30页 |
一、审判人员非专职化 | 第28页 |
二、审判人员结构不合理 | 第28-29页 |
三、审判人员社会联动不够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家事诉讼程序的现实困境 | 第30-32页 |
一、如何解决调解难 | 第30-31页 |
二、如何解决举证难 | 第31-32页 |
三、如何解决执行难 | 第32页 |
第三节 家事案件案结事未了的主要原因 | 第32-35页 |
一、片面追求结案率 | 第32-33页 |
二、过度强化调解 | 第33-34页 |
三、仅仅就案审案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我国家事审判制度完善之设想 | 第35-43页 |
第一节 家事审判机构专门化 | 第35-37页 |
一、构建家事审判独立机构 | 第35-36页 |
二、统一家事审判受案范围 | 第36页 |
三、创新家事审判研究机制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家事审判队伍专业化 | 第37-40页 |
一、专业的家事调查审判员 | 第37-38页 |
二、专业的家事纠纷调解员 | 第38-39页 |
三、专业的家事心理辅导员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家事审判制度特色化 | 第40-43页 |
一、调解前置制度 | 第40-41页 |
二、不公开审理制度 | 第41页 |
三、职权调查主义制度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