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结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董事会的治理作用 | 第11-12页 |
1.2.2 独立董事的治理作用 | 第12-13页 |
1.2.3 独立董事比例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第13-14页 |
1.2.4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第14-15页 |
1.2.5 文献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2章 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中国独立董事制度背景 | 第18-22页 |
2.1.1 中国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原因 | 第18页 |
2.1.2 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2.1.3 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有关规范 | 第19-20页 |
2.1.4 中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2.1.5 独立董事概念 | 第21-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3-24页 |
2.2.3 内部人控制理论 | 第24页 |
2.2.4 声誉机制 | 第24-26页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第26-34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6-28页 |
3.1.1 独立董事比例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第26页 |
3.1.2 学者型财务独董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第26-27页 |
3.1.3 不同产权性质下学者型财务独董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第27-28页 |
3.1.4 不同质量会计师事务所下学者型财务独董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第28页 |
3.2 研究设计 | 第28-34页 |
3.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8-29页 |
3.2.2 变量定义 | 第29-31页 |
3.2.3 检验模型 | 第31-34页 |
第4章 实证检验 | 第34-43页 |
4.1 描述性统计 | 第34页 |
4.2 假设检验 | 第34-39页 |
4.2.1 独立董事比例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第34-35页 |
4.2.2 学者型财务独董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第35-37页 |
4.2.3 不同产权性质下回归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4.2.4 不同质量会计师事务所下回归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4.3 稳健性检验 | 第39-43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3-4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4-45页 |
5.3 本文的局限性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