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定距螺旋桨数控加工中控形控性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 螺旋桨数控加工中控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螺旋桨造型中控形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螺旋桨数控加工编程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多轴数控加工中控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2章 定距螺旋桨数控加工系统方案设计 | 第23-33页 |
2.1 定距螺旋桨控形控性数控加工系统 | 第23-24页 |
2.2 定距螺旋桨数控加工控形系统 | 第24-26页 |
2.2.1 建模模块的控形研究 | 第24-25页 |
2.2.2 加工编程模块的控形研究 | 第25-26页 |
2.3 定距螺旋桨数控加工控性系统 | 第26-28页 |
2.3.1 定距螺旋桨数控加工系统切削稳定性分析 | 第26-28页 |
2.3.2 定距螺旋桨数控加工切削参数优化 | 第28页 |
2.4 定距螺旋桨控形研究中余量优化的算法实现 | 第28-31页 |
2.4.1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29-30页 |
2.4.2 算法中的参数设置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定距螺旋桨模型的控形研究 | 第33-47页 |
3.1 定距螺旋桨的结构及设计方法 | 第33-35页 |
3.2 定距螺旋桨桨叶型值分析 | 第35-37页 |
3.2.1 定距螺旋桨型值表 | 第35-36页 |
3.2.2 螺旋桨截面坐标转换 | 第36-37页 |
3.3 定距螺旋桨毛坯的建模 | 第37-43页 |
3.3.1 毛坯叶面建模的数据处理 | 第37-39页 |
3.3.2 螺旋桨叶背曲面的建模方法 | 第39-40页 |
3.3.3 船用定距螺旋桨自动快速建模系统开发 | 第40-43页 |
3.4 定距螺旋桨叶厚的测量与形状精度的检验 | 第43-45页 |
3.4.1 螺旋桨轴向叶厚 | 第44页 |
3.4.2 螺旋桨叶厚与叶背曲面形状精度的检验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定距螺旋桨数控编程工艺优化 | 第47-65页 |
4.1 定距螺旋桨数控加工余量优化的算法实现 | 第47-52页 |
4.1.1 螺旋桨形状允差参数 | 第47-48页 |
4.1.2 粒子群算法优化各截面中线点处加工余量 | 第48-50页 |
4.1.3 螺旋桨整体加工量的优化 | 第50-52页 |
4.2 船用定距螺旋桨分层选区加工编程模块开发 | 第52-56页 |
4.2.1 螺旋桨编程区域的柔性控制 | 第52-53页 |
4.2.2 螺旋桨编程区域的划分 | 第53-55页 |
4.2.3 分区功能的实现 | 第55-56页 |
4.3 螺旋桨数控加工编程参数选取 | 第56-61页 |
4.3.1 多轴数控加工编程 | 第56页 |
4.3.2 可变轮廓铣数控编程 | 第56-59页 |
4.3.3 步距及切削步长优化选择 | 第59-60页 |
4.3.4 定距螺旋桨数控铣削常用刀具 | 第60-61页 |
4.4 编程模板的定制及系统集成 | 第61-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定距螺旋桨数控加工切削稳定性研究 | 第65-73页 |
5.1 铣削动力学模型 | 第65-66页 |
5.2 定距螺旋桨铣削动力学模型 | 第66-69页 |
5.2.1 刚性工件铣削动力学模型 | 第66-68页 |
5.2.2 柔性工件铣削动力学模型 | 第68-69页 |
5.3 铣削力计算 | 第69-70页 |
5.4 铣削稳定性计算 | 第70-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铜合金螺旋桨切削参数影响实验研究 | 第73-87页 |
6.1 切削用量铣削实验 | 第73-76页 |
6.1.1 铣削实验环境 | 第73-74页 |
6.1.2 铣削实验方案 | 第74-76页 |
6.2 镍铝青铜合金切削实验结果 | 第76-78页 |
6.3 镍铝青铜合金实验表面质量分析 | 第78-81页 |
6.3.1 单因素切削实验结果分析 | 第78-80页 |
6.3.2 正交实验表面质量的极差分析 | 第80-81页 |
6.4 镍铝青铜合金铣削实验切削力分析 | 第81-84页 |
6.4.1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6.4.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83-84页 |
6.5 切削力与表面质量关系分析 | 第84-85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