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超声波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面向超声振动加工的高效谐振能量传输与状态保证技术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超声振动加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5页
        1.2.1 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超声换能器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超声变幅杆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超声振动加工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第15页
    1.4 论文主要内容以及预期成果第15-17页
2 超声振动加工系统的能量传递分析技术第17-32页
    2.1 超声振动加工系统的结构组成和作用第17-18页
    2.2 超声振动加工系统的能量分析建模第18-20页
    2.3 超声振动加工系统无负载条件下的能量传递分析第20-29页
        2.3.1 换能器的类型与结构第20-21页
        2.3.2 换能器的能量传递分析第21-23页
        2.3.3 变幅杆的能量传递分析第23-25页
        2.3.4 超声加工振动系统杆件连接处的能量传递分析第25-29页
    2.4 基于变动负载的超声加工振动系统能量传递分析技术第29-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基于快速换刀的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第32-50页
    3.1 非接触电能传输的系统组成第32-34页
    3.2 非接触电能传输的理论分析第34-40页
        3.2.1 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制约因素第34-35页
        3.2.2 非接触电能传输的数学模型第35-36页
        3.2.3 非接触电能传输的匹配网络第36-38页
        3.2.4 原边匹配第38-40页
    3.3 Maxwell仿真工具介绍第40-41页
    3.4 非接触电能传输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第41-49页
        3.4.1 非接触电能传输的参数化模型第41-43页
        3.4.2 传统式与新型非接触电能传输效率的比较第43-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超声振动加工系统谐振状态的结构保证技术第50-67页
    4.1 超声换能器振子的结构分析第50-52页
        4.1.1 典型夹心式超声换能器的结构分析第50-52页
        4.1.2 压电陶瓷片晶片极化方向的排列第52页
    4.2 超声换能器谐振状态的保证技术第52-58页
        4.2.1 超声换能器振子的理论设计第53-54页
        4.2.2 超声换能器的频率方程第54-57页
        4.2.3 超声换能器的仿真研究第57-58页
    4.3 超声变幅杆的四端网络法第58-63页
        4.3.1 单一截面变幅杆的四端网络参数第58-61页
        4.3.2 复合变幅杆的四端网络参数第61-62页
        4.3.3 基于四端网络的超声振动系统性能分析第62-63页
    4.4 复合变幅杆的仿真研究第63-64页
    4.5 基于工具系统的优化分析技术第64-65页
    4.6 本章小结第65-67页
5 超声振动加工系统的实现第67-76页
    5.1 旋转超声振动系统装置第67-69页
    5.2 旋转超声振动系统的测试第69-71页
    5.3 旋转超声振动钻削实验第71-75页
        5.3.1 超声振动钻削对轴向力的影响第71-73页
        5.3.2 超声振动钻削对内孔粗糙度的影响第73-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6.1 总结第76-77页
    6.2 展望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附录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成长波动比较与管理动因研究--以平遥古城、曲阜三孔和承德避暑山庄为例
下一篇:十一环过山车动力学仿真与轨道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