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粒型基因SGL和种子休眠QTL位点qSdn-5的图位克隆及功能分析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语第12-14页
第一部分 水稻粒型基因SGL的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第14-6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2页
        1 水稻粒型性状的研究概况第14-24页
            1.1 水稻粒型QTLs基因的克隆第15-20页
            1.2 水稻籽粒大小调控的分子机制第20-24页
        2 kinesin蛋白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第24-29页
            2.1 驱动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第24-25页
            2.2 植物驱动蛋白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必须的第25-29页
            2.3 植物kinesin蛋白对籽粒大小的调控第29页
        3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9-32页
    第二章 水稻粒型基因SGL的图位克隆及功能分析第32-5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2-37页
            1.1 材料来源第32页
            1.2 遗传分析及定位群体的构建第32-33页
            1.3 表型的观察第33页
            1.4 外源GA处理实验第33-34页
            1.5 DNA样品制备第34页
            1.6 标记分析第34页
            1.7 水稻总RNA的提取第34页
            1.8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第34-35页
            1.9 系统进化分析第35页
            1.10 洋葱表皮细胞的亚细胞定位第35页
            1.11 转录激活活性检测第35-36页
            1.12 烟草的瞬时表达系统第36页
            1.13 GUS活性检测第36页
            1.14 Western blot第36-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9页
            2.1 突变体表型考察第37-39页
            2.2 种子颖壳及茎秆的细胞学观察第39-40页
            2.3 sgl可能是一个GA缺陷型突变体第40-41页
            2.4 sgl的图位克隆第41-44页
            2.5 SGL编码kinesin-like蛋白SRS3第44-45页
            2.6 SGL的表达分析和亚细胞定位第45-46页
            2.7 GA合成及代谢相关基因荧光定量RT-PCR分析第46-47页
            2.8 SGL蛋白具有转录激活活性第47-48页
            2.9 SGL可能直接激活OsKOs基因的表达第48-49页
        3 讨论第49-52页
    第三章 小结第52-54页
        1 结论第52-53页
            1.1 突变体细胞伸长受阻导致其粒长变短及株高变矮第52页
            1.2 突变体sgl可能是一个GA合成缺陷型的突变体第52页
            1.3 SGL编码一个kinesin 13家族蛋白SRS3第52-53页
            1.4 SGL蛋白具有转录激活活性第53页
            1.5 SGL可能直接激活OsKOs基因的表达第53页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4页
第二部分 水稻种子休眠QTL位点qSdn-5的图位克隆及功能分析第64-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64-82页
        1 种子休眠第64页
        2 种子休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第64-72页
            2.1 种子休眠形成机制第64-69页
            2.2 种子休眠破除的调控机制第69-71页
            2.3 环境条件对种子休眠的调控第71-72页
        3 种子休眠的遗传学研究进展第72-80页
            3.1 拟南芥及其它物种种子休眠基因的研究进展第72-76页
            3.2 水稻种子休眠基因的研究进展第76-80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0-82页
    第二章 水稻种子休眠QTL位点qSdn-5的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第82-10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2-86页
            1.1 实验材料第82-83页
            1.2 休眠表型的鉴定第83页
            1.3 DNA样品制备第83页
            1.4 标记分析第83页
            1.5 水稻总RNA的提取第83页
            1.6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第83页
            1.7 载体的构建第83-84页
            1.8 农杆菌转化和水稻愈伤的侵染第84页
            1.9 水稻原生质体的制备及亚细胞定位第84-85页
            1.10 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第85页
            1.11 α-淀粉酶活性测定第85页
            1.12 H_2O_2含量测定第85-8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6-97页
            2.1 亲本的发芽表型第86页
            2.2 qSdn-5的精细定位第86-88页
            2.3 定位区间内基因的预测和分析第88-90页
            2.4 过表达转基因结果鉴定第90-91页
            2.5 ORF6基因的RNAi干扰第91页
            2.6 qSdn-5的表达分析第91-92页
            2.7 qSdn-5蛋白定位在高尔基体第92-93页
            2.8 qSdn-5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酶活测定第93-94页
            2.9 种子发育过程中α淀粉酶及H_2O_2含量的测定第94-95页
            2.10 NIL5对ABA的响应更加敏感第95-97页
        3 讨论第97-100页
    第三章 小结第100-102页
        1 结论第100页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2页
附录第112-122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粱B140落粒基因的克隆与种子休眠性的QTL分析
下一篇:猴桃褐斑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