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8页 |
第1节 论文选题缘起 | 第9-10页 |
一、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政策背景 | 第9页 |
二、教育机构引入ISO9000标准的可行性 | 第9-10页 |
三、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探讨 | 第10页 |
第2节 不同层次职业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一、高等职业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研究 | 第10-11页 |
二、中等职业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研究 | 第11-13页 |
三、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四、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反向研究 | 第14-16页 |
第3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6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4节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文献索引法 | 第17页 |
二、个案研究法 | 第17页 |
三、调查研究法 | 第17页 |
四、经验总结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第1节 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一、引入 | 第18页 |
二、质量 | 第18页 |
三、质量管理 | 第18-19页 |
四、标准 | 第19页 |
五、ISO9000标准 | 第19-20页 |
第2节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一、ISO9000标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 第20-21页 |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21页 |
三、科学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四、人本管理 | 第22-23页 |
第3节 国家有关技工学校质量管理的政策与法规 | 第23-24页 |
第3章 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概述 | 第24-41页 |
第1节 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 | 第24-27页 |
一、文山州技工学校的基本概况 | 第24-25页 |
二、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第2节 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操作过程 | 第27-29页 |
一、前期准备 | 第27页 |
二、正式引入 | 第27-29页 |
第3节 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基本成效 | 第29-41页 |
一、学校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 第29-30页 |
二、质量管理体系中程序文件的制定明确内部管理的权限、工作程序 | 第30-33页 |
三、学校的痕迹化管理显著提高 | 第33-40页 |
四、学校的教育观念和服务意识发生了转变 | 第40页 |
五、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与管理 | 第40页 |
六、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有了新的改善 | 第40-41页 |
第4章 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1-50页 |
第1节 对文山州技工学校通过ISO9000标准验收的后续访谈 | 第41-47页 |
第2节 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7-50页 |
一、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后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二、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8-50页 |
第5章 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后续思考 | 第50-54页 |
第1节 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后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 第50-52页 |
一、资金支持 | 第50页 |
二、修订文件 | 第50页 |
三、有效沟通 | 第50-51页 |
四、优化管理 | 第51-52页 |
第2节 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后的发展思考 | 第52-54页 |
一、引入ISO9000标准的必要性 | 第52页 |
二、引入ISO9000标准的特殊性 | 第52页 |
三、引入ISO9000标准的持续性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中文文献 | 第55-57页 |
英文文献 | 第57-58页 |
附录1:访谈提纲 | 第58-59页 |
附录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