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2页 |
1.2.1 纤维沥青混合料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2 电磁感应加热沥青混合料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原材料技术性能 | 第26-32页 |
2.1 沥青与矿料的技术性能 | 第26-27页 |
2.1.1 沥青 | 第26页 |
2.1.2 集料 | 第26-27页 |
2.1.3 矿粉 | 第27页 |
2.2 纤维技术性能 | 第27-31页 |
2.2.1 宏微观形貌 | 第27-29页 |
2.2.2 吸湿性能 | 第29页 |
2.2.3 吸油性能 | 第29-30页 |
2.2.4 耐热性能 | 第30页 |
2.2.5 钢丝绒纤维电磁感应加热特性 | 第30-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钢丝绒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第32-45页 |
3.1 钢丝绒纤维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第32-37页 |
3.1.1 级配组成 | 第32-33页 |
3.1.2 纤维掺加方式与拌和流程 | 第33-35页 |
3.1.3 最佳油石比确定 | 第35-37页 |
3.2 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 | 第37-39页 |
3.3 纤维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 | 第39-40页 |
3.4 纤维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 | 第40-42页 |
3.5 纤维沥青混合料导热性能 | 第42-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钢丝绒纤维沥青混合料电磁感应加热特性 | 第45-62页 |
4.1 电磁感应加热试验与加热原理 | 第45-46页 |
4.1.1 电磁感应加热试验 | 第45页 |
4.1.2 电磁感应加热原理 | 第45-46页 |
4.2 电磁感应加热升温速率 | 第46-50页 |
4.2.1 纤维长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2 纤维掺量的影响 | 第48页 |
4.2.3 感应加热升温速率影响因素的灰熵分析 | 第48-50页 |
4.3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感应加热纵向温度分布规律研究 | 第50-52页 |
4.4 感应加热纵向升温规律 | 第52-55页 |
4.4.1 纤维长度的影响 | 第52-54页 |
4.4.2 纤维掺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4.5 感应加热纵向降温规律 | 第55-57页 |
4.5.1 纤维长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4.5.2 纤维掺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4.6 基于方差分析的感应加热纵向温度梯度量化评价 | 第57-60页 |
4.6.1 感应加热升温过程 | 第57-59页 |
4.6.2 感应加热降温过程 | 第59-6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钢丝绒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优化 | 第62-77页 |
5.1 性能优化方案设计 | 第62-63页 |
5.1.1 复掺水镁石纤维 | 第62页 |
5.1.2 钢丝绒纤维/水镁石纤维复合造粒 | 第62-63页 |
5.2 复合纤维最佳掺配比例研究 | 第63-70页 |
5.2.1 复合纤维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确定 | 第64-65页 |
5.2.2 复合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 | 第65-67页 |
5.2.3 复合纤维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 | 第67-68页 |
5.2.4 复合纤维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 | 第68-70页 |
5.3 复合粒化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验证 | 第70-73页 |
5.3.1 复合纤维造粒方法 | 第70-71页 |
5.3.2 复合颗粒纤维沥青混合料拌和性能 | 第71-72页 |
5.3.3 复合颗粒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 第72-73页 |
5.3.4 复合颗粒纤维沥青混合料电磁感应加热特性 | 第73页 |
5.4 复合粒化纤维沥青混合料经济效益分析 | 第73-76页 |
5.4.1 路用性能评价指标与优势评定 | 第73-75页 |
5.4.2 成本计算 | 第75页 |
5.4.3 性价比计算与分析 | 第75-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7-80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7-79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8-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