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超材料及其发展历程 | 第11-18页 |
1.3 偏振调控超材料 | 第18-24页 |
1.4 主动调控超材料 | 第24-29页 |
1.4.1 太赫兹主动调控超材料 | 第25-27页 |
1.4.2 二氧化钒主动调控超材料 | 第27-29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基于超材料的高效透射线偏振转换器 | 第31-44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理想透射线偏振转换的一种实现机制 | 第31-33页 |
2.3 高效超薄透射线偏振转换器的实现 | 第33-38页 |
2.3.1 器件结构和验证 | 第33-35页 |
2.3.2 理论分析 | 第35-37页 |
2.3.3 讨论 | 第37-38页 |
2.4 高效宽带透射线偏振转换器的实现 | 第38-43页 |
2.4.1 器件结构和验证 | 第38-40页 |
2.4.2 理论分析 | 第40-42页 |
2.4.3 讨论 | 第42-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基于多次反射干涉的宽带宽入射角半波片 | 第44-62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宽带半波片的多次反射干涉实现条件 | 第45-48页 |
3.3 宽带半波片的仿真和实验验证 | 第48-53页 |
3.4 理论分析与验证 | 第53-60页 |
3.4.1 传输矩阵法 | 第53-55页 |
3.4.2 本征模式法 | 第55-57页 |
3.4.3 一般斜入射情形 | 第57-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基于二氧化钒混合超材料的电控太赫兹调制器 | 第62-74页 |
4.1 引言 | 第62-63页 |
4.2 基于VO_2混合超材料的太赫兹调制器结构和性质分析 | 第63-65页 |
4.3 样品的微加工工艺和实验方法 | 第65-67页 |
4.4 器件的太赫兹调制特性及其讨论 | 第67-72页 |
4.4.1 温度调制太赫兹传输 | 第67-68页 |
4.4.2 静态电调制太赫兹传输 | 第68-71页 |
4.4.3 动态电调制太赫兹传输 | 第71-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局部集成二氧化钒的可重构超材料的热电光调控 | 第74-88页 |
5.1 引言 | 第74-75页 |
5.2 可重构超材料器件的结构和频谱调控性质 | 第75-77页 |
5.3 可重构超材料器件的频谱调控实验及其分析 | 第77-87页 |
5.3.1 热激励调控 | 第78-79页 |
5.3.2 电激励调控 | 第79-81页 |
5.3.3 光激励调控 | 第81-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8-91页 |
6.1 总结 | 第88-89页 |
6.2 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8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8-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