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声超表面对声波的操控及其应用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1页
    1.1 声超常材料和声超表面简介第13-14页
    1.2 广义斯奈尔定律第14-20页
    1.3 声超表面的设计与应用第20-24页
        1.3.1 折叠空间式超表面第20-22页
        1.3.2 亥姆赫兹腔式超表面第22-23页
        1.3.3 其它声超表面第23-24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31页
第二章 声人工表面与声超表面第31-53页
    2.1 非色散波阵面操控与亚波长波纹表面第31-44页
        2.1.1 非色散波阵面的概念第32-34页
        2.1.2 异常声反射第34-37页
        2.1.3 基于相控阵理论的物理模型第37-39页
        2.1.4 异常反射带宽分析第39-41页
        2.1.5 任意无色散波阵面的实现第41-44页
        2.1.6 小结第44页
    2.2 多频率声超表面第44-51页
        2.2.1 模型和方法第45-47页
        2.2.2 异常声反射第47-48页
        2.2.3 声聚焦第48-49页
        2.2.4 小结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第三章 基于声超表面实现非对称声传输第53-81页
    3.1 声二极管与非对称声传输第53页
    3.2 无阻塞的单向声通道第53-60页
        3.2.1 理论设计、数值模拟和实验细节第54-57页
        3.2.2 结果与讨论第57-59页
        3.2.3 小结第59-60页
    3.3 声单向开放隧道第60-67页
        3.3.1 理论设计、数值模拟和实验细节第60-63页
        3.3.2 结果和讨论第63-66页
        3.3.3 小结第66-67页
    3.4 多端口非对称声传输第67-73页
        3.4.1 理论设计、数值模拟和实验细节第67-70页
        3.4.2 结果与讨论第70-72页
        3.4.3 小结第72-73页
    3.5 多端口非互易声传输第73-78页
        3.5.1 理论设计、数值模拟和实验细节第74页
        3.5.2 结果与讨论第74-77页
        3.5.3 小结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第四章 振幅相位全操控声超表面与声全息第81-105页
    4.1 损耗型声超表面第81-82页
    4.2 单元设计第82-91页
        4.2.1 数值模拟与计算第82-85页
        4.2.2 反射振幅和相位的解析推导第85-87页
        4.2.3 填充率为1时的反射振幅和相位第87-89页
        4.2.4 填充率小于1时的反射振幅和相位第89-90页
        4.2.5 耦合系数计算第90-91页
    4.3 高保真声全息第91-94页
    4.4 高质量Airy束与多焦点聚焦第94-96页
    4.5 单平面二维全息图实验验证第96-100页
    4.6 多平面三维全息图的实验验证第100-101页
    4.7 小结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5页
第五章 基于声超表面的人工超薄施罗德扩散体第105-128页
    5.1 传统施罗德扩散体设计第106-109页
    5.2 垂直入射的超结构单元的相位响应的推导第109-112页
    5.3 超薄施罗德扩散体设计原理第112-114页
    5.4 结果和讨论第114-121页
    5.5 热粘效应的影响第121-123页
    5.6 小结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28页
第六章 结束语与未来工作展望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研究生期间的工作成果第132-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磁偏振转换及主动调控超材料器件
下一篇:新型二维碳氮基功能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