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

山东邹城“孟子故里”之文化传播现状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11-16页
        (一)孟子思想研究第11-13页
        (二)对名人故里的研究第13-15页
            1、名人故里研究第13-14页
            2、孟子故里研究第14-15页
            3、文化空间概念中的名人故里第15页
        (三)文化传播研究第15-16页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6-18页
        (一)研究思路第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一章 孟子生平与思想源流第18-35页
    第一节 孟子生平第18-22页
        一、孟子姓名考第18-19页
        二、孟子生卒第19页
        三、孟子的先代第19-20页
        四、孟子的母教第20页
        五、《孟子》作者考第20-22页
    第二节 孟子思想概要第22-27页
        一、孟子思想的理论基石——性善说第22-23页
        二、孟子思想的实施路径——仁宅义路,居仁由义第23-24页
        三、孟子思想的终极目标——仁政思想第24-25页
        四、孟子与孔子思想比较分析第25-27页
    第三节 孔、孟思想的历史传播第27-35页
        一、先秦“显学”之儒家第28-29页
        二、秦之“坑儒”第29-30页
        三、汉唐追谥——孔孟地位的拉距第30-32页
        四、宋元明时期——孔孟形象的巅峰第32-35页
第二章 邹城“孟子故里”的文化传播现状第35-56页
    第一节 “孟子故里”文化传播物态呈现描述第35-46页
        一、孟庙孟府孟林系列景区第35-39页
        二、当地学校教育与孟子研究机构第39-42页
        三、当地文化演艺活动空间第42-43页
        四、道路名称第43-45页
        五、当地网络文化传播方式第45-46页
    第二节 当地关于孟子的文化节庆与民俗第46-52页
        一、冬至废礼——祭孟第46-47页
        二、孟母教子传说与中华母亲文化节第47-51页
        三、“孟子乡音”文化惠民活动第51-52页
    第三节 邹城与曲阜两地儒家文化传播现状对比分析第52-56页
        一、物态呈现对比分析第52-55页
        二、文化节庆与民俗传说方面第55-56页
第三章 对邹城“孟子故里”文化传播现状的思考第56-65页
    第一节 对孟子思想被呈现/弱化部分的原因分析第56-58页
    第二节 对名人故里文化传播方式同质化倾向的思考第58-61页
        一、名人思想文化精神的相似性第59页
        二、历史遗迹类型的相似性第59页
        三、打造手段的相似性第59-60页
        四、名人故里之争造成严重资源浪费第60-61页
    第三节 对思想家名人故里个性化呈现的思考第61-65页
        一、追本溯源,厘清思想第61-62页
        二、对比多方,寻求个性第62页
        三、用纪念仪式进行可操演的身体实践第62-63页
        四、整合资源,形成差异化开发第63-64页
        五、进一步遵循传播学规律第64-65页
结语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滕州“墨子故里”之文化传播现状研究
下一篇:印度民族独立运动进程中的板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