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

山东滕州“墨子故里”之文化传播现状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1-14页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第11-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一章 墨子生平与思想概貌第14-36页
    第一节 墨子前沿研究成果综述第14-21页
        一、关于墨子研究的学术成果第14-17页
        二、“墨子故里”及相关研究第17-18页
        三、《墨子》校注研究及相关著述第18-21页
    第二节 姓名里籍考概要第21-24页
        一、墨子姓名考第21-22页
        二、墨子里籍考第22-24页
    第三节 《墨子》思想概要及当代价值概述第24-36页
        一、爱无等差的社会观念第25-26页
        二、“尚贤”与“尚同”的政治治理观念第26-28页
        三、“两节一非”的社会消费观第28-29页
        四、“天志”“明鬼”的宗教观第29-31页
        五、基于逻辑的科学思想第31-33页
        六、“非攻”止战的军事思想第33-34页
        七、“材”“能”相合的教育观念第34-36页
第二章 墨学历史传播与“墨子故里”文化传播现状比照第36-67页
    第一节 墨子思想的早期传播方式第36-39页
        一、墨家初创时期的组织传播方式第36-38页
        二、墨家后学传承第38-39页
    第二节 墨学的后世传播第39-45页
        一、对墨家典籍的不同时期评判第39-44页
        二、社会底层的无意识沿袭第44-45页
    第三节 “墨子故里”的文化传播现状第45-67页
        一、墨子故里文化历史遗迹第45-48页
            (一)目夷亭第45-46页
            (二)目夷墓第46-47页
            (三)目夷桥和墨子井第47-48页
        二、“墨子故里”的现代打造第48-67页
            (一)墨子视觉形象设计第48-52页
            (二)纪念性公共设施第52-56页
            (三)主题性文化景观第56-60页
            (四)学术会议与文化节第60页
            (五)当地学校墨子特色教育第60-63页
            (六)文艺传播第63-65页
            (七)当地网络文化传播方式第65-67页
第三章 “墨子故里”文化传播现状总结与分析第67-76页
    第一节 对“墨子故里”传播状况的总结第67-72页
        一、注重乌托邦社会构想的当代共鸣第67-68页
        二、完善“墨子故里”文化空间的整体性第68-69页
        三、注意因“国学”理解偏狭的误导第69-71页
        四、地方政府为主导之利弊第71-72页
    第二节 对“名人故里”打造策略的思考第72-76页
        一、商业化思维带来的同质化现象第72-73页
        二、对思想家之思想个性追求不够清晰第73-74页
        三、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呼应关系不够生动第74-76页
结语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致谢第80-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
下一篇:山东邹城“孟子故里”之文化传播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