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语表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基因递送载体 | 第12-15页 |
1.1.1 简介 | 第12页 |
1.1.2 类别 | 第12-15页 |
1.1.2.1 病毒型载体 | 第12-13页 |
1.1.2.2 非病毒型载体 | 第13-15页 |
1.2 聚乙二醇 | 第15-17页 |
1.2.1 简介 | 第15-16页 |
1.2.2 聚乙二醇修饰的方法 | 第16-17页 |
1.2.2.1 间接法 | 第16页 |
1.2.2.2 直接法 | 第16-17页 |
1.3 RNA干扰技术 | 第17-21页 |
1.3.1 简介 | 第17页 |
1.3.2 作用机制 | 第17-19页 |
1.3.3 特点 | 第19-20页 |
1.3.4 应用 | 第20-21页 |
1.4 Survivin | 第21-23页 |
1.4.1 简介 | 第21-22页 |
1.4.2 Survivin对细胞周期的调控 | 第22-23页 |
1.4.3 Survivin对细胞凋亡的调控 | 第23页 |
1.5 论文选题与实验设计 | 第23-25页 |
1.5.1 论文选题 | 第23-24页 |
1.5.2 实验设计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29页 |
2.1.1 材料 | 第25-26页 |
2.1.2 试剂 | 第26-28页 |
2.1.2.1 脱保护试剂DEP的配制 | 第26页 |
2.1.2.2 硅烷化试剂的配制 | 第26页 |
2.1.2.3 氨基检测试剂的配制 | 第26-27页 |
2.1.2.4 切割液的配制 | 第27页 |
2.1.2.5 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的配制 | 第27页 |
2.1.2.6 TAE缓冲液(50×) | 第27页 |
2.1.2.7 细胞消化液的配制 | 第27页 |
2.1.2.8 MTT的配制 | 第27页 |
2.1.2.9 PBS缓冲液的配制 | 第27页 |
2.1.2.10 siRNA的合成 | 第27-28页 |
2.1.2.11 引物的合成 | 第28页 |
2.1.3 器材与设备 | 第28-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7页 |
2.2.1 mPEG_6-RAFF的设计、合成及纯化 | 第29-31页 |
2.2.2 mPEG_6-RAFF的形貌表征 | 第31页 |
2.2.2.1 mPEG_6-RAFF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31页 |
2.2.2.2 mPEG_6-RAFF形貌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31页 |
2.2.3 mPEG_6-RAFF与siRNA结合情况的测定 | 第31-32页 |
2.2.4 mPEG_6-RAFF/siRNA复合体粒径及电位的测定 | 第32页 |
2.2.5 mPEG_6-RAFF/siRNA复合体血清稳定性的测定 | 第32页 |
2.2.6 MCF-7细胞系的培养 | 第32-33页 |
2.2.7 mPEG_6-RAFF细胞毒性的测定 | 第33页 |
2.2.8 mPEG_6-RAFF递送能力的测定 | 第33-34页 |
2.2.9 mPEG_6-RAFF递送siRNA对survivin干扰能力的测定 | 第34-35页 |
2.2.10 mPEG_6-RAFF递送siRNA对细胞凋亡作用的测定 | 第35-36页 |
2.2.11 实验数据分析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8页 |
3.1 mPEG_6-RAFF的设计、合成及纯化 | 第37-39页 |
3.2 mPEG_6-RAFF的形貌表征 | 第39-40页 |
3.3 mPEG_6-RAFF与siRNA结合情况的测定 | 第40页 |
3.4 mPEG_6-RAFF/siRNA复合体粒径及电位的测定 | 第40-41页 |
3.5 mPEG_6-RAFF/siRNA复合体血清稳定性的测定 | 第41-42页 |
3.6 mPEG_6-RAFF细胞毒性的测定 | 第42-43页 |
3.7 mPEG_6-RAFF递送能力的测定 | 第43-44页 |
3.8 mPEG_6-RAFF递送siRNA对survivin干扰能力的测定 | 第44-45页 |
3.9 mPEG_6-RAFF递送siRNA对细胞凋亡作用的测定 | 第45-48页 |
第四章 实验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9页 |
致谢 | 第59页 |